兖州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济宁市兖州区:激活群众要素 打造端信美德之城

    来源:网络   作者:声远热闻

       阅读:612

       发布时间:2024-09-03 14:56:01

       评论:0

    [摘要] 济宁市兖州区以建设‘端信兖州’为抓手,让群众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激活群众要素,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讲端信、重美德已成为兖州市民的价值追求,营造了全域道德新风尚。兖州的‘兖’字解释为端也、信也,端信

    济宁市兖州区以建设‘端信兖州’为抓手,让群众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激活群众要素,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讲端信、重美德已成为兖州市民的价值追求,营造了全域道德新风尚。



    兖州的‘兖’字解释为端也、信也,端信、尚贤、兼容、乐善已成为兖州市民的道德风尚。兖州区利用分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蒲公英夜堂”为阵地,聘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宣讲兖州历史人文,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群众心灵,厚植端信沃土,以此夯实兖州打造诚信美德之城的基础性工作。组织文化名家将当地大禹治水、孔子师相橐、柳下惠传说、李杜双曜兖州城、一代廉吏牛运震等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成宣讲教材,培训了119名“乡音宣讲员”,下沉到322个文明实践所、站“蒲公英(端信)讲堂”向群众宣讲,每周一堂课,四季不断档。兖州豫剧团、“兖曲社”志愿服务队等文艺团队将山东省文明办编辑出版的《如此生活》内容及道德模范、好人榜样等编写成山东快书、打鱼鼓和小戏,用说学逗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同时,兖州区推动文明实践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1395个文明实践家庭站延伸覆盖,引导群众人人讲美德、个个守信用,近年来,“中国好人”、省市级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 、“最美兖州人”层出不穷。


    兖州区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过程中,不断激发群众热情。从今年四月份起,酒仙桥街道付楼村的“后备箱集市”吸引了城乡群众,村头600米的文化墙成为人们必去的打卡地,非遗小戏院听戏,栖心茶室交流,村庄文化名人工作站体验,蝴蝶兰、多肉、虞美人等花卉庭院赏花。在10个镇街的农贸大集、社区广场、街头绿地开办的“公益集市”上,义剪、义诊、黄手环发放、心理健康咨询等16支常态化骨干志愿服务队免费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睦邻大集”上的流动书店,图书、玩具、小家电互换,将点滴“温馨”聚成公益“热潮”,将“近邻”资源转化为“身边”服务,打造了社区善治“风向标”。截至目前,兖州区基本实现了“诚信+服务”积分制超市全覆盖,群众既是服务者,同时也是共享者,广大群众在学习、服务、共享、休闲中坚守着诚信、培养着美德,享受着幸福。



    兖州区不断活化载体,把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即“五为”服务作为打造诚信美德之城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立足孝、爱、帮、真、准“五字”,做活“五为”服务,实施了“三人三扶三到位”“爱心来敲门”等30个项目,开办了53家“幸福食堂”,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坚持办好“雏鹰课堂”“端信书屋”“希望小屋”等十多个传统项目,用爱心筑起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的防护网。今年上半年在投入巨资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兖州区动员社会各界帮就业、帮学业、帮医疗、帮残疾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家庭矛盾、子女教育、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义务心理疏导,打造了“悦心茶室”“振环调解室”等十多个志愿服务品牌。整合社会资源,动员文化艺术、卫生健康、非遗传承、应急救援等17支专业队伍,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特色服务。今年4月27日,兖州区组织了第二届集体中式婚礼,追求端信美德生活方式成为市民良好风尚。



    来源:文明实践在兖州

    关键词: 兖州 群众 美德 道德 诚信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