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点赞:千年运河绽放时代光彩
8月23日,《光明日报》刊发《让千年运河绽放时代光彩——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城市擦亮运河文化名片》,点赞任城区河道总督署、运河记忆、龙拱港典型案例。 运河流淌,贯通古今;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长流不息的河流, 也是一条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长廊。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穿城而过 杨国庆摄 水脉,承载文脉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的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千年前的大运河畔。 游客在位于任城区的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参观 王仰浩摄 “在这里,我近距离感受到当时的运河盛景和运河文化的魅力。”济宁市民李超参观后表示。 230公里的济宁段大运河,属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河道总督署曾是运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济宁被称为“运河之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道总督署设在这里。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说,河道总督署见证了运河的辉煌与变迁,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全面展示了元明清三代国家河道管理最高机构的历史,立体呈现了大运河的文化风貌。 游客在位于任城区的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参观 王仰浩摄 “水脉,亦是文脉,能够跨越时空,勾连起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济宁市任城区文物所所长赵超告诉记者,流经济宁主城区的6.4公里老运河沿线,分布着东大寺、太白楼、天井闸等1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 颜丙峰摄 夜幕时分,泛舟古运河之上,两岸人头攒动,桨声灯影中的烟火气令人沉醉。途经东大寺桥、清平桥、玉带桥、南门桥、玉堂酱园等,耳畔回绕起李太白的诗词,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时,欣然于运河两岸的繁华与喧嚣。 “我生在运河边,是运河的水哺育我成长。乘船游览,儿时的场景历历在目,但又有很大不同,如今两岸热闹非凡,一派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这条河真的活了!”定居北京的王女士返乡探亲,特地带女儿和外孙、外孙女感受“运河之都”的秀美与灵动。 2024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山东济宁站)在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水域举办 袁进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就是东昌。”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一线贯通,运河山东段沿岸由南自北孕育出济宁、东昌(聊城)、临清、德州等一批运河城市。 山陕会馆、光岳楼、鳌头矶、临清钞关、阿城上闸……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历史悠久,创造和累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聊城市积极构建实现运河长久保护、传承与利用体系,形成大运河整体联动保护大格局,将运河文化遗迹串珠成链,不断推进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近日,来自韩国、纳米比亚等国的国际学生,走进聊城参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沉浸式感受这里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博物馆展厅内,一幅30米长的《东昌盛景图》数字国画,生动呈现了大运河聊城段的人情风貌,画中人头攒动,舟车辐辏,一派热闹景象。站在画前,来自韩国的学生金炫智动情地说:“这里展示的古代运河文化,让我对聊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很喜欢这座城市。” 非遗,融入生活 “运河流水那个哗哗响,家乡的歌儿多哟……今天咱来唱秧歌,人也笑来水也乐。”随着悠扬的伴奏,表演者踏着节拍放声高歌。 近日,在德州市武城县举办的2024年运河文化艺术节上,歌曲《唱秧歌》赢得现场观众一片叫好。“歌曲真好听,一个简单的‘哟’字明快又悠扬,饱含丰富的情感和高昂的情绪,让人着迷。”现场观看表演的大学生吴斐悦感慨地说。 这首民歌是由当地著名的运河船工号子改编而来。“运河船工号子没有歌词,全靠喊唱,在凝聚拉纤力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船工们的智慧结晶。”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陈仲魁介绍,这样的曲调对现代人来说也非常振奋精神、鼓舞人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如何不再是尘封的记忆?“最重要的是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具体表现。”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旅局局长张东博说,近年来,运河船工号子被多次搬上舞台、荧屏,在年轻人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德州,因运河而兴盛,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大运河德州段沿线分布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9处、各级非遗669项、A级旅游景区15家,德州扒鸡、德州黑陶、红绿彩瓷器等“运河手造”产品名扬天下,这些构成了德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围绕大运河文化传承,德州下足了功夫:深入挖掘运河传统工艺、曲艺、民俗等非遗项目;大力推动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各级非遗传承人培训…… “舟车辐辏说新城,古号繁华压两京。”作为一座在运河怀抱里成长起来的城市,临清市把运河文化、非遗文化、胡同文化以新型特色商业和文化业态植入老街巷,让人们直观感受厚重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让这座千年古县“火爆”出圈。 “考棚街的牌坊、锅市街的竹器铺、竹竿巷的板搭门、碾子巷的汪家大院,老胡同里保留的这些古民居、老门楼等,不仅是群众的生活场所,更是临清千年变迁的历史痕迹……”听着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团长刘英顺的讲解,老胡同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昔日“繁华压两京”的临清如一幅画卷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 今年是刘英顺组织“临清胡同游”的第17个年头。为了将临清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刘英顺将目光放在年轻人身上——他为家乡青年学子组织专场胡同游150余场,带领他们实地探访,去感受运河文化底蕴,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目前,刘英顺组建的“党代表工作室+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招募了42名运河文化志愿者,已有多位学员能独立讲解胡同历史和故事。 水运,通江达海 近日,泰安市东平县稻屯洼片区的甲鱼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投放甲鱼苗。随着网兜解开,一只只小甲鱼欢腾地奔向水面,不一会儿工夫,便消失在一片碧波之中。 “我们采用的是仿野生生态供养模式,让甲鱼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给它们喂食小湖虾、小杂鱼,不投喂饲料,这样养出来的甲鱼味道鲜美、肉质紧实,深受消费者喜爱。”项目负责人薛继伍说,等甲鱼成熟后,一斤可以卖30多元,收益非常可观。 作为大运河山东段18个核心县市之一,东平县以大运河为中心,不断加强河湖水环境保护,全力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工程。近年来,该县锚定30万亩生态渔业发展目标,全速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以往传统的捕捞业正向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山东,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航道,同样激发了发展活力,交通港口更加繁忙。一曲大运河“交响曲”,正在这里奏响。 夜幕四合,满载集装箱的货船缓缓驶离济宁龙拱港,沿着大运河向江苏徐州进发。船长杨永军一边转动船舵一边说:“这些年,运河上的船越来越大,从原来载重不到100吨,到后来增长到100吨、1000吨、2000吨,航程也越来越远。” 位于京杭大运河任城段的自动化集装箱内河港口龙拱港 杨国庆摄 济宁港航的变化背后,是当地为“通江达海梦”所做的努力:整治改造运河河道,升级基础设施,将龙拱港建成内河首个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悄然之间,梁山港、龙拱港等运河码头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港口,大运河这条水上经济大动脉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介绍,当前已开通济宁至武汉、上海等集装箱航线26条,通达南京港、宁波港等50多个港口,在山东率先实现河江海联运,远航至福建、广东,并完成到越南胡志明市的外贸集装箱首航。 滔滔运河,千帆竞发。济宁围绕“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主线,正以更大格局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京杭大运河任城段 杨国庆摄 连通古今、纵贯南北,如今,这条古老的大运河,在齐鲁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生动实践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一场)入选名单公布
-
济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暨济宁“干部大讲堂”讲座举行 温金荣主持 吴飞作报告 陈成华出席
-
济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
-
美丽济宁 | 春风柔 百花开
-
济宁市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解读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
全国人大代表杜玉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唱响新时代文艺主旋律
-
济宁市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召开
-
精彩图片
-
武汉首开直达山东菏泽、济宁、临沂高铁,开通首日“一票难求”
-
限行、暂缓发车、非必要不外出,济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
济宁发布城市防汛红色预警 启动城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济宁公交集团:夜间高铁不到站 末班公交不发车
-
暑期已至,济宁公交将开通三条方特公交线路
-
济宁公交集团党委与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党委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党建联建活动
-
1至5月济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
新帖速递
-
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一场)入选名单公布
-
济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暨济宁“干部大讲堂”讲座举行 温金荣主持 吴飞作报告 陈成华出席
-
济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
-
美丽济宁 | 春风柔 百花开
-
济宁市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解读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
全国人大代表杜玉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唱响新时代文艺主旋律
-
济宁市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召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