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来源:鲁南散客   作者:鲁南散客

       阅读:488

       发布时间:2022-06-15 06:56:14

       评论:0

    [摘要]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民国年间,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洋学,也就是当时的新式学校。由于当时的洋学还是新生事物,不少人对其持怀疑观望态度,因而,学校兴衰无常,校址不定,经费来源也没有保证,私塾在人们的心目中仍占据着正统地位。1940年前后,西暨(西集)属峄县第四区,区公所就设在西暨。当时,日伪势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民国年间,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洋学,也就是当时的新式学校。由于当时的洋学还是新生事物,不少人对其持怀疑观望态度,因而,学校兴衰无常,校址不定,经费来源也没有保证,私塾在人们的心目中仍占据着正统地位

    1940年前后,西暨(西集)属峄县第四区,区公所就设在西暨。当时,日伪势力逐步扩展到农村,区、乡级的伪政权也逐步建立。峄县伪政府就责成各区筹建学校,以利于推行其奴化教育。于是,就由当时的伪区长韩乐悌的弟弟韩乐信出面筹建西暨小学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暨小学于1942年上半年初步建成,校舍初具规模就招生开学。校址在西集东西中心大街中间路南,校门向北,大门正上方横书“峄县第四区区立西暨小学”十二个大字

    进大门就是影壁墙,上书学校校训,据老人回忆校训中有“忠孝仁义”四字。影壁后便是操场,操场西面和南面是教室和办公室。大门东西两侧的厢房是教师宿舍和学校的伙房。学校占地约1200平方米,南北长度和东西宽度之比约为2:1。校长由韩乐信担任。因为他不仅上过城里的洋学,有学历,而且热心办学,是筹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伪区长韩乐悌的弟弟

    学校为区立小学,离区公所很近。开始只设初小班,后来增设了高小班。在西暨小学开学的同时,西暨后街的一所由名师教授的私塾也在同时招收新生。但是,终于抵不过新式洋学的诱惑,两校学生人数当然是悬殊甚大。半年之后,上私塾的学生也纷纷转入了西暨小学就读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校的老师都是校长聘请的,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许多老师只受过孔孟之学的教育。只有一位是山东滋阳(今兖州市)乡师的毕业生,名叫马昭骧。他不仅受过专业教育,而且还有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马老师能讲一口流利的国语,长得一表人材,走起路来挺胸昂头,迈步平稳,目不斜视,不苟言笑,一派学者风度,也从不对学生滥施体罚,因此,他给学生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西暨小学虽然是乡村小学,却与城里的小学所设学科基本上一致。当时学校的功课有国语、日语、算术、修身、常识及唱歌、图画、体育等。日语课每天都有,而且摆在与国语课同等重要的位置

    学校形式上是尊孔的,教室正面墙上挂着孔子的全身像,但实际上却是灌输“中日亲善”的奴化教育。每个星期一早晨的校会上,学生们要齐唱一首歌词全部是文言、谁也听不懂的歌曲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的课本都是用老式的拼音字母为全部汉字注了音的,所以学生只要学会了拼音,预习和复习功课都非常方便。甚至不等老师教,学生自己就能拼读生字,复习时巩固生字也不要再麻烦老师了

    修身》课本中有一课只有一句话:“每天早晨要入厕一次”,并配有插图。画的是早晨,一位老师给一群学生指示厕所的方向。上课时老师给学生讲早晨入厕的好处,以培养学生每天早晨入厕的良好习惯

    当时学生们最讨厌的是每天下午的自习课。那时,冬季大约下午三点开始,夏季大约下午五点开始,直到太阳落山才放学,总共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所谓自习课,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死记硬背。中间也不下课活动,老师也不辅导,期间由班长维持课堂秩序

    由于长时间朗读背记课文,学生们读得口干舌燥,头昏脑涨。期间,一些学生除了三三两两地结伴去厕所消磨时间之外,就是趴在课桌上两眼注视着教室外远处墙上太阳阴影的移动,盼望着天赶紧黑下来好放学回家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个周末,学校还组织演讲会,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大家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学生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尽管提前准备好了讲稿,但只要一上讲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老师和学生,就觉得天旋地转,紧张不已,准备好的话就忘掉了大半。能够记住的一小半话,也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甚至语无伦次了。尽管学生们都害怕上台演讲,但老师仍然逼着学生轮流上台,许多学生长大以后对此记忆犹新,在工作中也受益匪浅

    西暨小学在日伪时期只办了两年,到1944年春天第一次解放时就停办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敌伪推行的奴化教育并未收到明显效果。直到1948年,才在党的领导下办起了人民的西集小学,后迁至村西普照寺旁,也就是现在的西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小学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的西集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曾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设施,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秉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资料:姜兴滨先生《日伪时期的西暨小学》)

    关键词: 枣庄市 集镇 校址 山东省 学校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