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闪电深1度|海阳“零碳”供暖背后,山东烟台这样打造国家级“双碳”示范区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闪电新闻

       阅读:425

       发布时间:2021-10-27 16:22:12

       评论:0

    [摘要]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9日讯 今年冬天,海阳450万平方米的城区内,居民家的暖气将全部用上通过核能转化来的热能,这意味着海阳市城区实现了“零碳”供暖全覆盖,海阳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核能供热是如何实现的?通俗地说,就是从核电机组内抽取无放射性的蒸汽作为热源,然后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

    闪电深1度|海阳“零碳”供暖背后,山东烟台这样打造国家级“双碳”示范区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9日讯 今年冬天,海阳450万平方米的城区内,居民家的暖气将全部用上通过核能转化来的热能,这意味着海阳市城区实现了“零碳”供暖全覆盖,海阳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核能供热是如何实现的?通俗地说,就是从核电机组内抽取无放射性的蒸汽作为热源,然后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终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核电站与供热用户之间不会直接发生联系,且经过多道隔离屏障的热量传递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海阳以核电热电联产的方式实现“零碳”排放,每个供暖季将节约原煤10万吨,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的同时充分缓解了燃煤运输压力,给双碳下的城市生活添加了新的注解

    当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便意味着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成为全国上下一项顶格任务。在这样的历史铺陈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低碳模式、推行全民低碳成为每个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

    作为国内首个核能居民供暖项目,海阳核能供热工程早在2019年就建成投运一期70万㎡,经过两个供暖季的成功运行,实现了居民用户满意度和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

    从创新核电热电联产、加速核能综合利用,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改善民生福祉,海阳核能居民供暖项目成为烟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方侧影。对烟台而言,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发展方向,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是其近几年发力的方向

    在9月27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闪电新闻记者梳理了两个“第一”:目前,烟台市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位列山东省第一,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2021年9月13日,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但这似乎远远不够。正如这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所表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城市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烟台正在举一市之力,把“双碳”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双碳”新赛道上的换道超车

    比如,烟台正在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和央企大企合作,成立了碳中和发展集团,组建了碳中和研究院,全面开展烟台“双碳”摸底调查和“双碳”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组建“双碳”产业发展基金,积极申报国家碳中和试点城市

    比如,烟台着力推动核、风、光、氢、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导入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新材料、科技研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联动青岛、威海等周边区域,打造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中日韩清洁能源合作先导区

    再比如,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或将提上烟台下一步的研究议题,在园区上建产业链,以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为主线,以核能、风电为主要突破口,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

    责任落实到位,治理才能显现成效;创新发展思路,工作才能造福一方百姓。烟台提出,未来3-5年其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要达到1200亿元,成为全国“双碳”产业发展的标杆城市。或许不久的将来,打头阵、当先锋、上层次”烟台将在绿色发展上绘出城市新坐标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关键词: 海阳 核能 核电 海阳市 热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