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高标准打造港城经济活力区。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摄影报道)炎炎夏日去,秋高正气爽。8月的蓬莱,碧空如洗,一场重要的会议为蓬莱三年的高质量发展定下了基调。29日上午,中共烟台市蓬莱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烟台市蓬莱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从2021年至2023年,蓬莱区将推动区域经济总量加速突破、发展质量加速提升、位次排名加速前移,着力打造烟台西部城区重要增长极,奋力建设自然生态宜业宜居宜游新蓬莱。 时光奔涌不歇,奋斗驰而不息。蓬莱区将全面优化“一轴两翼四区两谷”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关键领域,围绕薄弱环节,着力实施“十大行动”: 实施重点产业集聚行动 蓬莱区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为培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蓬莱区将整合北部“仙阁海”、中部“酒湖马”、南部“山林泉”优势资源,深入实施文旅 海洋、文旅 葡萄酒、文旅 农业、文旅 康养、文旅 体育、文旅 会展、文旅 科技等“文旅 ”战略,到2023年,全区年接待游客达1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40亿元。 持续壮大海工装备产业,顺应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蓬莱东港、栾家口港,以海上风电为突破口,带动风电装备、储能及电池、氢能及利用、海洋牧场融合装备等产业链条项目落地,推动海工、造船企业布局风电市场,打造以海上风电装备、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深远海海洋渔业装备为主的中国北方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到2023年,海工装备产业年产值达到340亿元,税收15亿元,实现出口10亿美元。 突破发展绿色化工产业,依托省级化工园区,瞄准高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全力构建高端产业链。围绕嘉信染料、康爱特维讯、安诺其等龙头企业,培强染料、颜料、热压敏材料等产业链条,到2023年,绿色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税收7.2亿元。 优化提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坚持“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标准引领”发展思路,按照“新六产”要求实施产业布局,建设“一带三谷”精品小产区,打造烟台葡萄酒产业链领建区和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3年,全区新增生态标准化葡萄园5000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蓬莱海岸葡萄酒区域品牌价值100亿元以上。 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以创新药物、高值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制品、高端原料药为重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东部生物医药产业园、西部高端原料药基地和海洋生物产业园。到2023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0个,新开发产品6个,培育主板上市企业1个,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10.6亿元。 转型升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整车企业规模化、改装车生产专业化、零部件配套链条化为导向,加速推进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完善的中轻卡整车、改装车、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品体系。到2023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3亿元。 创新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到2023年,绿色建筑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税收0.6亿元,全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41%以上。 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速5G建设布局,到2023年,全区建成5G基站866个,中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三年内,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到2023年争取达到8.5%以上。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按照“一个产业集群、多个科创平台”的思路,加快建设中粮长城省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苹果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绿色化工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三年内全区授权发明专利120件以上。到2023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70%,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9.1亿元。 引育高端优质人才,聚焦关键领域、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耕“才聚仙境·蓬勃未来”“百企千岗进校园”等引才品牌,灵活开展高端人才蓬莱行、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招引活动,到2023年,培养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00名以上。 实施重大片区突破行动 高质量建设蓬莱新城,规划总面积4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四新经济、临港产业、高端文旅等业态,承接绿色新材料产业转移,构建“一区 一园”发展格局。2023年,建设“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平台,实现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产值达到百亿元以上。 高标准建设港城新区,依托东港区湾子口深水岸线资源,以及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优势,主动承接烟台建设“百年大港”重任,到2023年,完成蓬莱港区规划调整,启动东港区中部作业区防波堤和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 高品质建设古城片区,年内完成一期4亿元的画河生态整治工程,启动历史风貌区保护性恢复;到2023年,登州古城首开区建成运营,画河PPP项目全线开工,画河上游生态涵养区基本建成,登州古城框架初步形成。 实施重点园区提升行动 推动经济开发区提升发展,聚焦主导、特色产业链,重点布局风电母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绿色建筑等产业园,到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1%;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13%;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达到65位,较2020年前进27个位次。 推动临空经济区创新发展,依托蓬莱国际机场航空交通物流优势,积极融入烟台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36.7平方公里,重点布局以临空智造为核心、航空保障为辅助、港城融合为特色的三大产业集群,打造东北亚的门户空港保障区、烟台市的临空产业协同区、蓬莱区的融合发展新平台。 推动西海岸文教旅游区高端发展,依托西海岸独一无二的人工岛资源,突出文化旅游、高等教育产业定位,到2023年,布局旗舰型高端旅游度假项目。 推动西部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重点抓好绿色化工和军民协同创新两大产业园区建设。到2023年,园区总产值达到3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 实施城市更新提速行动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积极招引大商强企参与棚改,统筹抓好房屋征收、土地出让、安置区建设等工作,同步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质量和品质。有序改造老旧小区,2023年计划完成剩余33个小区、11632户。 精细抓好城市管理,到2023年,城市道路深度保洁率达到80%,主次道路装灯率达到100%,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脏乱差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城市道路、绿色、美化、亮化、设施提升工程,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突出“两谷”示范带动,巩固放大蓬莱葡萄酒、苹果产业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集中打造中国丘山谷、东方海岸果谷两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苹果、白羽肉鸡、生猪、葡萄与葡萄酒、海参等一批产值超十亿级、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3年,完成苹果老劣果园改造15万亩,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5家和14家以上。 加快乡村建设步伐,到2023年,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完成145个村庄污水治理、20个村庄改厕升级,全区清洁村庄基本实现全覆盖。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壮大规上工业企业群体,到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46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以上。壮大上市企业群体,到2023年,新增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不少于3家,募集资金5亿元以上,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达到40家以上。壮大高新技术和高成长型企业群体,到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0家,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分别达到2家、11家和1家左右。壮大外资企业群体,到2023年,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数量达到60家。壮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力,到2023年,区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 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到2023年,全区累计使用市外资金455亿元,其中,引进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54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9个。 促进对外经贸发展,培育壮大巨涛重工、京鲁船业、大金重工等外贸龙头骨干企业,壮大外贸出口产业集群。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休闲旅游、医养健康、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引资步伐。到2023年,全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37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392亿元。 实施镇街经济崛起行动 培育镇街支柱产业,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镇街支柱产业。鼓励镇街结合本辖区临海、沿河、靠山等自然资源优势,及重点产业发展基础,发展一镇(街)一业,壮大重点产业规模,提升镇街财政实力,到2023年,争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亿元的镇街达到7个。 支持镇街经济发展,实施镇域税收增量奖励政策,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育财源、加强财税收入组织的积极性,推动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 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区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可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2%以上,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打造诚信法治市场环境,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领域达到30个。打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商直通车”制度,建立关心关爱企业家机制,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企业家之声”栏目,及时受理企业反映各种问题,对企业反映诉求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15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或服务确认。 乘势而上打造“蓬莱新城” 站在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重大历史节点,一代人要扛起一代人的使命。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蓬莱区成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精准配置资源及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指导。 烟台市未来城市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规划,明确了“一主一副、双向互济”总体架构,蓬莱定位为烟台的城市副中心。烟台市委“1 233”体系决议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任务,明确了打造“蓬莱新城”战略部署。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潍烟高铁、30万吨深水港、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论证实施,北方风电母港、万华蓬莱高端新材料基地等重大项目布局,为蓬莱未来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蓬莱人民将用实干和奋斗把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重塑烟台中心城区地位。 责任编辑 纪春艳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