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来源:

       阅读:226

       发布时间:2020-09-24 06:07:29

       评论:0

    [摘要]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文/刘世俊莱阳北乡老家的美食,是乡愁的解药。无论游子的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总是盘旋在脑海中,久久难忘。乡下美食小吃之系列之:老家玉米饼! 北乡老家有一种农作物粮食,它叫玉米。北乡人也叫它苞米。听老家人说南乡人叫它棒子。老家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玉米是粗粮,比不上细粮小麦好吃,小麦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文/刘世俊

    莱阳北乡老家的美食,是乡愁的解药

    无论游子的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总是盘旋在脑海中,久久难忘

    乡下美食小吃之系列之:老家玉米饼

    北乡老家有一种农作物粮食,它叫玉米

    北乡人也叫它苞米。

    听老家人说南乡人叫它棒子。

    老家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玉米是粗粮,比不上细粮小麦好吃,小麦在老家可是金贵,只有逢节过年吃上几顿,解解一时之馋

    相比玉米,这可是好东西

    玉米粒磨成面,在乡下人家铁锅烀玉米大饼子,好吃耐饿长力气,乡下的日子一天三饱有玉米饼子吃,这就是乡下的幸福生活

    我的童年,是一个饥饿的年代,能一天吃个玉米饼子,也只是想而已

    至到上了初中中午住校时,吃上一个地瓜干碎粒拌玉面合成的饼子,也幸福満满的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北乡地瓜肚,玉米饼充数″

    玉米饼子是莱阳北乡老家常见的食品,是穷苦人家的主粮

    饼子一般是地瓜干面、高粱面和玉米面等粗粮做的,它的样子和名字如出一辙,和面如饼,纤手做成,贴在热窝,烀熟成饼,色泽金黄,一面锅巴,味之清香

    玉米饼在我们老家,都叫做苞米饼

    ,也有人叫烀饼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一日三餐总是火烀饼子与咸菜相伴。跑疯了、玩累了、该吃饭了,就等候在锅台前

    娘利索地揭起锅盖,乳白色的蒸汽一窝蜂地逃出大锅

    可爱的大黄饼了,一圈地贴锅上,工艺品般地透过蒸汽显露在面前

    娘吹着气,一手手上蘸着凉水,一手用铁铲把它们铲到锅娄子里

    遇上粘在锅边焦黄的圪渣,顺手放进自己的嘴里,或者疼爱地塞进我的口中

    多少年了,锅台、大饼、大锅冒着暖人的白色蒸汽、母亲站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这样温馨的画面至今仍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似遥远,又像在眼前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玉米饼要数那种刚出锅的、热热乎乎的最可口。

    不管是黄灿灿的玉米面饼子,还是紫红色的高粱饼子,还是地瓜面掺杂货它小杂粮面饼,它们都透着一股诱人的五谷杂粮的清香

    饼子小咸鱼是不可多得的最佳拍挡,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多数人家咸菜加虾酱

    咸菜是自家大缸里用大粒盐腌的,有辣疙瘩、青萝卜、胡萝卜和白菜疙瘩等,洗净了切碎,盛在一个小盆里,加点葱和辣椒,小许花生油,搁小许稀稀的虾酱,有点腥味即可

    烀饼的时候一起放到锅里炖着,饼子熟了,咸菜也就一起熟了

    把炖熟的咸菜搅勻,大口一咬饼子一丝咸莱,胜过山珍海味

    但是,小时候大多吃的是以地瓜干小块和玉米面掺杂为主的饼子,在那年月能吃饱就是幸事,无论吃什么饭,能吃饱的家庭都是小康人家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队里饭食做的最好的是二奶奶,烀了一手好玉米饼子,那是一个绝,色香形味火候恰到好处

    人们传说,二奶奶在家烀饼子,灶下细火慢烧,铁锅水花翻滚,双手合好玉米面,啪,饼子稳稳贴在热锅上,一圈十个饼子一气呵成,盖上盖子,大火添柴,锅里热气吱吱吱冒出,香味四溢停火

    玉米饼子的香味在大街小巷弥漫。

    人们就知道了二奶奶在烀饼子了。

    农忙时队里中午在坡里吃饭,二奶奶就成了队里兼职的火头军,专门烀饼子保障干活的人们吃上饭

    闻到了玉米大饼子的香味,二奶奶和刘会计也就到了地头

    这几日,干活的人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乡间玉米饼子的美味

    队里的二彪子到不了下半晌,便喊肚子饿了,俺爹问中午吃了几个大饼子,他说才吃了四个

    乖乖,四个大饼子,又饿了,吃货

    这也是我童年的最美好的回忆。

    仅仅那么几日,玉米饼子满嘴流香

    小黑驴,上南坡,

    娘家哥哥来搬我

    针线笸箩往外拿,

    里头盛个黄饼子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传说邻村磊山后的大姑娘帮助村来秋收,吃服了黄灿灿暄呼呼香喷喷的苞米饼子,暗下私说:嫁到门沟吃大黄苞米饼子

    那年真有六个妙龄俊俏姑娘嫁到了门沟成为十里八乡佳话。

    地瓜干拌杂玉米面饼子刚蒸出锅时粘,冷透后变硬,口感不好,难以下咽

    于是,人们挖些野菜、捋点榆钱,或者掺和一些时令的菜叶蒸成菜团子窝窝头,既换了口味,又节省了粮食

    在那个年代,为了填饱肚子,人们想到了很多办法,各式各样的饼也烀出了特色

    我在小的时候,粮食要从生产队里分到户,那时分的小麦很少,大多分的是地瓜和玉米,除了逢年过节,平时都舍不得吃顿白面,只好顿顿煮地瓜和大饼子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那时的孩子上学晚,七八岁了还满大街撒野

    有一次,看到同玩的一个小伙伴吃着一大块白面饽饽,馋得我直咽口水,故意凑到他的跟前使劲吸溜吸溜鼻子,一股麦香进入肺腑,那股香气现在想来还是记忆犹新

    不止我一个,当时其他的小伙伴也都是像我一样,直着眼睛盯着那块白面饽饽进到了别人的口中,自己只有干咽着口水

    看着看着,我实在受不了了,拔腿就往家里跑

    娘,我饥困了(老家的方言,意为饿了)

    我趴在娘的腿上,娘放下纳着的鞋底,摸摸我的头,站起身来,给我拿来了一块正米饼,又在饼子中间一点放红糖

    我看看左手的饼,再看看右手的咸菜,

    的一声哭了起来。娘不知道我为什么哭,赶忙问我怎么了

    "好吃,甜酣香香的饼子″

    等你长大了,就天天有饽饽吃了,咱们就不用吃饼了

    我记住了娘的话,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能天天吃上白面的饽饽

    在盼望的日子里,我也慢慢长大了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从1982年开始,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我们家也随着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昔日金黄暄暄的的玉米饼子换成了白莹莹、香喷喷的大馒头

    鸡鸭鱼肉白饽饽拿下去,烀饼子杂粮野菜端上来

    曾几何时,素食、忆苦饭类主题在酒店餐馆蔚然成风,男女老少不管路远巷深,只为一饱口福,体验一把粗茶淡饭的瘾头

    莱阳聚焦:老家的玉米饼子


    现在的北乡老家,玉米种的少了,吃上玉米饼子是个稀罕的面食了

    生活好了,回想玉米饼子,我又闻了儿时那黄灿灿的玉米饼子味

    这些日子,玉米熟了吧,秋天到了,我想

    莱阳北乡老家人都说,秋天的玉米,一片金黄

    【 作者简介 刘世俊,莱阳人,自由撰稿人,爱好文学

    莱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己在山东青年青年月刊业余作者扬帆今古传奇大楚文学特别健康关东美文胶东文学艺罘文艺农民日报齐鲁晚报农村大众联合报山西日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美丽莱阳今日莱阳等刊出380多篇作品三大系列北乡老家系列走近五龙河系列梨乡民情风俗系列

    刘世俊的愿望——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乡下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文字】

    【莱阳聚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登载,侵权必究

    原文链接:梨乡聚焦|关注整站优化网 学习更多SEO相关方法...

    关键词: 玉米 老家 莱阳 饼子 乡下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