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苏庆亮:一片初心付岱岳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大众日报

       阅读:499

       发布时间:2021-10-06 17:16:54

       评论:0

    [摘要] 2016年7月24日,苏庆亮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猝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两天后,在泰山脚下的大陡山村,1000多人自发拥上村头为他送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带领他们把“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绿陡山”“金陡山”的好书记。 1994年,已经在乡镇工作、捧着铁饭碗的苏庆亮服从组织安排回村工作。当时的大陡山村,是

    2016年7月24日,苏庆亮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猝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

    两天后,在泰山脚下的大陡山村,1000多人自发拥上村头为他送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带领他们把“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绿陡山”“金陡山”的好书记。

    苏庆亮:一片初心付岱岳


    1994年,已经在乡镇工作、捧着铁饭碗的苏庆亮服从组织安排回村工作。当时的大陡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三年换了两任党支部书记,依然没摘掉“穷乱差”的帽子

    父亲极力反对他接这个烂摊子,但他对父亲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陡人,不管有多难,我都要挑起这副担子

    他广泛搜集致富信息,努力探索适合大陡山村发展的道路。最初在村里推广麦田套种菠菜技术,由于没有达到质量要求,公司不收,也推销不出去,村民们把种植的菠菜都堆到了苏庆亮的家门口

    苏庆亮十分愧疚,但并没有动摇他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恰赶上市里出台绿化扶持政策,他全力投入绿化工程。几年间,大陡山村绿化荒山1500亩

    荒山绿化的同时,苏庆亮和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出资1万元,建了10亩苗圃园,当年年底,就盈利5万元

    尝到甜头的苏庆亮又把发展目标瞄向茶园种植。经过4到5年的反复试验,规模化种植南方茶终获成功,并注册了“泰山极顶茶”商标

    村民们说,苏庆亮就是个“拼命三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有一不争二

    在苗圃、茶园种植的早期,他连续两个月住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修建环山湖陡山桥时,他刚做手术就扎进两米多深的冰水中寻找排水闸阀;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顾不上吃早饭,饿了就从裤兜里掏出花生米吃……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疼、失眠、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几近丧失

    苏庆亮一家三代6口人住在一个狭窄的平房里,母亲双目失明,父亲74岁了依然在外打工,补贴家用

    2009年,全省统一组织招考乡镇公务员,苏庆亮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村民们听到消息,选派了10多位代表,集体去办事处请愿,坚决要求将他留在大陡山。他最终选择了留在了大陡山。在职期间,苏庆亮还曾有两次回机关任职的机会,但他最终都放弃了

    21年的时间里,苏庆亮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治荒山、种苗圃、建茶园、搞旅游,克服一个个困难,把大陡山村打造成了泰山脚下民俗生态休闲第一村。 2015年,大陡山村集体资产达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

    2016年3月,苏庆亮担任岱岳区扶贫办公室副主任,仅用3个月,他就跑遍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贫困村,理清了全区2200户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路径。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他殚精竭虑,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苏庆亮扎根乡村,不忘初心,实干担当,为新农村建设和精准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苏庆亮被追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苏庆亮用短暂的一生,体现出了一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一心为公、勤廉为民的政治品格和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朱军 记者 赵琳)

    关键词: 山村 工作 我是 父亲 泰山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