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州城镇,曾是郓州、东平府、山东西路、东平路、东平州治所

来源:齐鲁漫谈   作者:齐鲁漫谈

   阅读:406

   发布时间:2022-12-12 09:03:40

   评论:0

[摘要] 东平县州城镇,现在称州城街道,地处大清河沿岸,东平湖之滨,是一座千年古城,州城镇名字的来历就是曾经的东平州州城。其实它不仅只是明清兖州府东平州州城,历史上还曾经是北宋时期郓州州城、宋金时期东平府城、金代山东西路首府、元代东平路治、明初东平府城。 唐代时郓州州治从郓城县迁至须城县,地址在今东平县西北。北

东平县州城镇,现在称州城街道,地处大清河沿岸,东平湖之滨,是一座千年古城,州城镇名字的来历就是曾经的东平州州城。其实它不仅只是明清兖州府东平州州城,历史上还曾经是北宋时期郓州州城、宋金时期东平府城、金代山东西路首府、元代东平路治、明初东平府城

东平县州城镇,曾是郓州、东平府、山东西路、东平路、东平州治所


唐代时郓州州治从郓城县迁至须城县,地址在今东平县西北。北宋咸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一场黄河大洪水冲毁了郓州城。郓州及须城县选址在王陵山南五里处建设新城,就是现在的州城

郓州城迁到此处100多年后,北宋宣和元年,即1119年,郓州升为东平府。唐宋时期府的地位要高于州,府相当于副省级城市,州相当于地级市

金国灭亡北宋,占领山东地区。建立山东西路,首府就设在东平府。此时的山东西路,辖一府八州,一府即东平府,八州分别是:德州、博州、泰安州、济州、兖州、滕州、徐州、邳州。辖域相当于今鲁西北、鲁西南、苏北地区,此时的东平府城相当于省城

东平县州城镇,曾是郓州、东平府、山东西路、东平路、东平州治所


金代山东西路及首府东平府

蒙元时期曾设东平行省,治所也在东平府。1230年改为东平路,严实、严忠父子先后被封为东平路万户,管辖五十四州县,相当于省级区域,盛极一时。1264年东平路分为三路七州,1272年东平路降为下路总管府,只辖须城、平阴、东阿、阳谷、寿张、汶上六县

明初设东平府,洪武八年改为东平州,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改属兖州府。辖域与东平路六县相同,只是明朝的州不设附郭县,原州治须城县撤销,须城县范围由东平州直管

清雍正十二年,东平州降为散州,不再辖县,同时划归泰安府管辖。民国成立后,1913年山东省废除州府,东平州改为东平县

东平县州城镇,曾是郓州、东平府、山东西路、东平路、东平州治所


明代兖州府东平州

从1000年北宋建设郓州新城算起,至1913年东平州改为东平县,州城的历史为913年

从民国开始,州城成为东平县城。1959年,东平县撤销,辖域大部划归平阴县,少部分区域划归汶上县和梁山县。其中州城公社划归梁山县。东平县机关迁平阴。1961年恢复东平县,州城恢复为东平县城。至八十年代初,东平县城搬迁至后屯,州城成为东平县的一个镇

州城初建时为夯实的土城墙,有六座城门,南门、北门各一,东门、西门各二,形似一巨龟安卧在王陵山前。元末时,城毁于战火。明仁宗洪煕年间,东平州知州李湘重修。清乾隆年间因积水浸泡,城门、城墙、城堤多处倾斜坍塌。乾隆三十三年,东平知州沈维基主持重修,将西部城墙缩进二里多,把土墙改为砖墙,城墙高两丈,有五座城门。东门有两座,大东门名“龙虎”,小东门名“瞻岱”,南门名“望鲁”,西门名“秩成”,北门名“拱极。五座城门均建有城楼。

东平县州城镇,曾是郓州、东平府、山东西路、东平路、东平州治所


由于历史因素,州城古城及城内一些古建筑没有很完好的保留下来,现在尚有“父子状元坊”、清真寺等古迹。2009年以来,州城镇打造千年宋城旅游区,复建了古城北门,建设了石刻博物馆、民俗街等建筑,使这座千年古城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东平 东平县 府城 北宋 城镇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