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7月31日,适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最高检公布了一批维护国防及军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共计10件。案例之一为《北京余某某、谭某、刘某某买卖武装部队证件、张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案》。买卖部队证件冒充军人身份 多人被提起公诉! 该案件透露,2017年,余某某网购了一本伪造军官证以满足个人虚荣。到了2019至2020年间,谭某与张某因未履行民事诉讼赔偿,遭遇消费限制。为绕过这一限制,谭某于2020年联系余某某,为他和张某购买了假军官证,意图利用军人身份规避消费限制。之后,谭某还帮助刘某某等人购得更多伪造证件。据统计,张某利用假军官证在2020年至2021年间,共19次成功规避安检或在线订票检查。 2021年11月,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对余某某、谭某、刘某某提起公诉,指控其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2022年7月,三人分别被判刑三年六个月、二年三个月、一年。张某则于2023年12月因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被起诉,并于同月被判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罚款五千元,所有判决均生效。 最高检指出,检察机关通过电子证据分析,不仅推进了案件进展,还挖出了制售假证的源头,追捕了遗漏嫌犯刘某某,查获了额外的伪造军官证。此外,基于此案件,检察机关建立了涉军造假数据监督模型,与执行信息等数据库对比,发现了更多潜在犯罪线索,并推动了相关调查。 借此案件,检察机关还与其他部门合作,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在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筛查出可能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对假冒军人行为的监督与打击。同时,通过与军队和地方公安机关的合作,提升了对“涉军造假”行为的监控,并倡导在多个公共服务领域强化武装部队证件的验证流程,以堵塞管理漏洞。 最高检强调,此类案件的办理需注重数字技术的应用,深挖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通过构建常态化的监督机制,有效遏制涉军造假现象,保护国防和军人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针对证件审核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检察机关倡议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各行业完善军人证件审核机制,确保军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揭秘神十九返回舱“软着陆”关键 最后一米精准点火
-
媒体人:20年刑期对李铁是巨大折磨 黑色价值观被粉碎
-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赵殿礼逝世 航天事业痛失巨匠
-
五一假期哪些地方是打卡榜C位 一线城市与乡村游热度飙升
-
武汉住房公积金多项政策延期 适用期限延至2025年底
-
条友晒的劳动高光时刻 致敬每一份努力
-
莫迪授权前线开战权意味着什么 印巴紧张局势升级
-
登陆少年演唱会 平台否认藏票疑云
-
精彩图片
-
严重污染!印度首都河面漂浮大量有毒泡沫
-
金饰价格突破800元/克大关
-
绝美!北京朝霞遇到平流雾
-
美国给以色列派先遣队,援助的“萨德”也将启用?
-
以总理住宅遭无人机袭击 以方反应强烈
-
美政府紧急调查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外泄事件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北部拜特拉希亚地区已致73人死亡
-
加沙民众:每时每刻都有屠杀发生 我们已是活死人
-
新帖速递
-
揭秘神十九返回舱“软着陆”关键 最后一米精准点火
-
媒体人:20年刑期对李铁是巨大折磨 黑色价值观被粉碎
-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赵殿礼逝世 航天事业痛失巨匠
-
五一假期哪些地方是打卡榜C位 一线城市与乡村游热度飙升
-
武汉住房公积金多项政策延期 适用期限延至2025年底
-
条友晒的劳动高光时刻 致敬每一份努力
-
莫迪授权前线开战权意味着什么 印巴紧张局势升级
-
登陆少年演唱会 平台否认藏票疑云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