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能无视农民意愿 激化矛盾非良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能无视农民意愿 在基层调研期间,一个现象引起了注意:部分农村在环境整治之后变得过分“城市化”,村庄里静悄悄的,再也听不到鸡鸣声,池塘中也不见鸭鹅游弋。有村民提出疑问,每户养几只鸡会造成多大的污染呢? 这一质问引人深思。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原本是件好事,但在某些地区,好事却没有办好,甚至招来了村民的不满。有干部对此感到困惑,明明是为了农民的利益着想,为何农民却不领情?或许农民的反问已经给出了答案——是否真正征询过大家的意见? 处理村里那些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事务,应当重视农民的感受。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时,首要的是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若在没有村民参与,也没有倾听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无论是厕所改造、畜禽粪便处理,还是小型水利工程,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 举例来说,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养殖鸡鸭,这引发了村民的不满。有村民反映,过去剩饭剩菜可以用来喂鸡,母鸡下的蛋可供食用,节假日时,城里的子女回家还能品尝到正宗的“土鸡”。如今禁止养鸡,想要吃鸡蛋还得去商店购买,增加了生活开销。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不是反思自身工作方法是否存在偏差,而是通过暂停发放村级养老金等措施来“警告”村民,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与村民的对立情绪。 无论是全面禁止养殖家禽,还是采取不当手段施压,都明显反映出部分地区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偏离了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忽视村民的意愿,实际上暴露了工作能力欠缺及脱离群众的现实。 农村的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做决策时必须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并在实施后评估效果。让村民们参与到环境整治的决策、施工和评估的全过程中,这不仅能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治理的成果,也是促进共同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步骤,既能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又能有效降低后续维护成本,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一切从“人民的期待”出发,最终达到“人民满意”的目标。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只有得到村民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顺畅,制定的标准贴近民生,整治工作才能赢得民心,聚集起乡村振兴的人气力量。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应急管理部迅速响应,赴太原爆炸现场指导救援行动
-
新加坡前外交官涉嫌在澡堂偷拍男学生,警方介入调查
-
专家解读4+4医学教育模式,初衷是培养未来医学领袖
-
饶毅回应曾怒怼协和任人唯亲,真相与反思
-
雷霆特攻队烂番茄新鲜度92%开局,口碑爆棚引期待!
-
拜登自曝叛逃计划,若逃离美国就选择加拿大
-
董某莹父亲是否国企总经理?官方回应揭开真相
-
协和4+4模式引争议,一博士论文正文仅12页,学术规范何在?
-
精彩图片
-
严重污染!印度首都河面漂浮大量有毒泡沫
-
金饰价格突破800元/克大关
-
绝美!北京朝霞遇到平流雾
-
美国给以色列派先遣队,援助的“萨德”也将启用?
-
以总理住宅遭无人机袭击 以方反应强烈
-
美政府紧急调查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外泄事件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北部拜特拉希亚地区已致73人死亡
-
加沙民众:每时每刻都有屠杀发生 我们已是活死人
-
新帖速递
-
应急管理部迅速响应,赴太原爆炸现场指导救援行动
-
新加坡前外交官涉嫌在澡堂偷拍男学生,警方介入调查
-
专家解读4+4医学教育模式,初衷是培养未来医学领袖
-
饶毅回应曾怒怼协和任人唯亲,真相与反思
-
雷霆特攻队烂番茄新鲜度92%开局,口碑爆棚引期待!
-
拜登自曝叛逃计划,若逃离美国就选择加拿大
-
董某莹父亲是否国企总经理?官方回应揭开真相
-
协和4+4模式引争议,一博士论文正文仅12页,学术规范何在?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