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蜱虫,正在「城市化」,传播的不止是「病」

    来源:网络   作者:声远热闻

       阅读:1249

       发布时间:2025-07-22 21:30:00

       评论:0

    [摘要] 2024年夏,王女士在发热三天后被紧急送医。入院时体温几近40℃,意识模糊,血小板降至临界值。她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出远门,更未踏入山区或林地。初步诊断是感染性败血症,抗生素治疗却几乎无效。第五天,病情急转直下。家属正准备签字转入ICU时,一位经验丰富的传染科医生在她耳后发现了一个小黑点。不起眼,甚至像一颗色素痣。但放大镜下,它有着六条腿、一张螯口——是一只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后续检测结果证实,她感


    2024年夏,王女士在发热三天后被紧急送医。

    入院时体温几近40℃,意识模糊,血小板降至临界值。她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出远门,更未踏入山区或林地。

    初步诊断是感染性败血症,抗生素治疗却几乎无效。

    第五天,病情急转直下。

    家属正准备签字转入ICU时,一位经验丰富的传染科医生在她耳后发现了一个小黑点。

    不起眼,甚至像一颗色素痣。

    但放大镜下,它有着六条腿、一张螯口——是一只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后续检测结果证实,她感染的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一种近年来在中国多地报告的蜱媒病毒。

    王女士没有去过野外。「外出」的——是她家的狗。

    就在发病前几天,她带着狗狗在小区草地玩耍。那天回家后,狗也只是不时抓耳朵,没人多想。直到医生细问病史,家属才想起这个细节。

    这并非特例,也不是偶然。

    蜱虫,正在「城市化」

    蜱虫,不算是我们很熟悉的「虫」。

    小到芝麻粒大小,不像蚊子那样能够飞行,不像跳蚤一样擅长跳跃,却正以一种极其隐秘、缓慢却高效的方式,成为需要被注意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片来源:文献

    过去,我们认为蜱虫只活跃在林区、牧区、山区。而现在,它们的版图早已扩张。

    随着城市绿化改善,湿润的草丛、灌木、公园、绿化带,正变成蜱虫理想的藏身之处——它们在「成功城市化」。

    例如,《中国疾控中心周刊》今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城市环境中蜱媒病的多样性与流行程度,已可与非城市环境中观察到的程度相媲美。

    在南京市的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在郊野公园捕获的蜱虫居然数量最多(50只),其次,才是农村自然村周边(47只)和荒坡草地(33只),林地反而最少(2只)。

    2023年,还有研究者对上海黄浦区公园的蜱分布进行了调查,也检出不少蜱虫:2023一年内共捕获蜱虫1019只,其中6月底为密度高峰。

    图片来源:文献

    关键词: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