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察》点赞济宁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济宁新闻网

   阅读:349

   发布时间:2021-08-18 15:22:40

   评论:0

[摘要] 8月16日,《中国环境监察》发文点赞济宁市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0年9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整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依托数字环保摸索出一套“三级六长”指挥体系,在市

8月16日,《中国环境监察》发文点赞济宁市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中国环境监察》点赞济宁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中国环境监察》点赞济宁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2020年9月,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整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资源,依托数字环保摸索出一套“三级六长”指挥体系,在市、县、乡镇分别建立指挥中心,市、县两级指挥中心分别设置指挥长和专职值班长、轮值值班长,各镇街依托三级网格化监管平台成立调度室,对全市所有环境监测站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并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工作机制。扁平化指挥市、县、乡业务科室环境执法力量,采用“1 2 1”快速反应模式,即执法和监测人员要确保1个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2个小时内报告现场处置情况,1周内报告处罚结果。

依托“三级六长”指挥体系的快速反应机制,济宁市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异常告警次数由2020年5月的4047次下降到2021年5月的691次,锐减82.9%,超标排污情况大幅减少。

《中国环境监察》点赞济宁生态“强管理”模式经验做法


济宁市积极推进道路积尘负荷监测,根据济宁市气候条件、风力和湿度等因素,制定每条路段的保洁周期和方式,探索实行“一路一策”等模式,并将道路走航监测结果通报相关县(市、区)和部门,大幅提高了精准治污能力。

围绕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济宁市颁布实施了《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以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风险“四水”协同为路径,推进河湖系统治理,加快创建美丽河湖示范区。近年来,南四湖流域内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拥有鸟类200多种、水生高等植物68种、鱼类52种。

关键词: 济宁市 生态环境 治污 指挥中心 全市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