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吸引八方英才 助力全面振兴

    来源:网络   作者:声远热闻

       阅读:777

       发布时间:2024-08-15 10:09:18

       评论:0

    [摘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国阔步前行,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国阔步前行,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只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才能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景象。


    栽好安身栖居的“良木”,做优人才环境,海纳百川聚英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人才而言,他们最担心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在意的是成长舞台、登高阶梯、施展空间。要在为人才搭台铺路上下功夫,要在为人才做好保障上下功夫,促使人才活力涌流、事业永新。各级组织部门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下好绣花功夫,让人才“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坚持立足当下与着眼长远、需求导向与靶向引才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引入机制,精准吸引人才。下好绣花功夫,做好平台建设,全力创造宽松包容、创新发展的创业环境,扎实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保障,让人才“安居乐业”。


    厚植施展才华的“沃土”,打造卓越平台,不拘一格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各级组织部门要牢固领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常态化开展领导结对联系专家人才,组织高层次人才集中慰问,增强广大人才认同感和向心力。要坚决树立“英雄不问出身”的理念,破除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旧“四唯”识才法,突出社会评价、同行评价和市场评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真正的人才能有为发展献智赋能的机会。要深刻把握“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方向,着力破除人员身份、激励保障等方面的障碍,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制度环境。


    畅通职业发展的“快车”,加快人才流动,人尽其才用人才。引才是方式、育才是过程、用才是目的。精心用才、知人善用,让人才各展其能、各尽所长,才能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各级组织部门要持续筑牢“以用为本”的理念,坚持“人岗相适、以事择人”的原则,根据人才专长优势、个性特点下任务、压担子,给予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为人才提供开放包容的信任空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人才能够在岗位上放开手脚,大胆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周雨阳)

    关键词: 人才 组织部门 的是 功夫 机制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