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运河记忆”又回来了
□记者王浩奇通讯员颜丙峰报道 盛夏时节,济宁“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袁 进 梁春峰 盛夏时节,夜幕降临,一周一期的运河邻里生活节在济宁老运河畔拉开帷幕。吸粉年轻人的“中医夜市”、热闹的青年市集、温暖的公益摊位……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昔日的运河盛景。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在水通、商兴、财聚的同时,也融汇了四海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商业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相兼容的运河文化。“水脉,亦是文脉,能够跨越时空勾连起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济宁市任城区文物所所长赵超告诉记者,流经济宁主城区的6.4公里老运河沿线,分布着东大寺、太白楼、天井闸等1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百物聚处,舟楫往来。老运河的故事印刻在每一个济宁人的心中。”赵超从小在运河边长大,儿时的老运河还非常繁忙,常能见到白帆点点、货运往来的景象。后来,随着航运功能逐渐被梁济运河取代,老运河慢慢归于平静。 让历经沧桑的大运河重焕生机,让流淌千年的文脉浸润百姓生活。本着这样的初衷,2021年起,济宁市任城区开始沿古运河打造“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整合东大寺竹竿巷片区、铁塔寺总督府片区和济安台片区三个运河文化富集区,形成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景廊道。目前,当地已打造出运河灯光景观、运河夜游、运河戏院等项目,正陆续推出一批有任城印迹、历史记忆、时尚元素的文旅项目,形成“一河两岸、三街六巷、四馆五点”的生动景象。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每当夜幕降临、晚风拂过,声、光、电、水雾的巧妙叠加,将老运河勾勒成一条时空隧道。游人泛舟水上,仿佛穿越时空。除了常态化的游玩体验项目,“运河记忆”还会时常推出龙船巡游、花船歌唱巡游、运河婚礼等特色活动,让好看、好吃、好玩的体验感填满游客的“运河记忆”。 “岸边的纤夫铜像,彰显着艰苦奋斗的干事作风;水下的天井闸,深藏着千百年前的治水智慧;一碗甏肉干饭,则盛满了融南汇北的包容精神。”赵超说,老运河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当地在项目打造过程中,对建筑实行微调微改,对业态进行梳理引导,对文化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整治街巷建筑,重构街区古建形态,尽量恢复传统街巷肌理,在不破坏传统街巷尺度和风貌的基础上,用绣花的功夫进行微改造,穿插镶嵌新的建筑肌体。以修补式、渐进式的最小干预,专注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基础设施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恢复、可持续产业的导入、空间布局的微调,激发街区自身活力。 日览运河人家,小桥垂柳;夜赏歌舞升平,灯光桨影。当记忆中的帆船变成游船,史料里的商贾变成游客,赵超意识到,文旅项目火了,古老的运河更有活力了。 漫步河边,一家名为“些好商店”的文创小店里挤满了年轻游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聊城的游客宋欣怡坐在一角,在一张印有济宁太白楼的明信片上,工工整整写下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大家不仅可以把太白楼、古运河、声远楼等济宁文化地标印到册子上带走,还可以现场录一段音频,生成一张带有二维码的明信片,寄进时光邮局。”店主乔为家告诉记者,因为紧扣“运河记忆”主题,他们的文创产品很受市民、游客欢迎。 “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挖掘释放了运河文旅资源,成为传承城市文脉的网红打卡地、文化新地标,实现了城市发展和运河遗产保护相得益彰。济宁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丁欣告诉记者,随着“运河夜游”游船通航,南岸街商业文化步行街开街,目前,“运河记忆”项目日均游览人数达到5000—10000人次,周末超过2万人次。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
精彩图片
-
武汉首开直达山东菏泽、济宁、临沂高铁,开通首日“一票难求”
-
限行、暂缓发车、非必要不外出,济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
济宁发布城市防汛红色预警 启动城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济宁公交集团:夜间高铁不到站 末班公交不发车
-
暑期已至,济宁公交将开通三条方特公交线路
-
济宁公交集团党委与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党委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党建联建活动
-
1至5月济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
新帖速递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