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与墨的腔调 山与水的生机——赵规划山水画品读
王立强/文 一个画家画出自家风格是件难事,山水画家生成自家面貌尤其难也。 翻读赵规划新近出版的画册,我嗅到了一种不同。他的笔墨呈现为出走式的腔调,酿出了山与水的生机。 赵规划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其山水画誉冠皖地。他亦多次来过济宁,观赏汉画,写画峄山,这使我对他的山水画多了一种地缘性的贴近,也有了彼此的熟悉与交往。赵规划的山水画原生于黄宾虹一派,走到当下,其笔墨在经历对黄派“解经”般读出后,已淡去晦涩的表达,转而以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建造了自己笔与墨的腔调,有着自家的个性与面貌,也有着别样的深度与力度。细品,其山水画充满了趣味盎然的生机和新意。 赵规划写生中 随着社会和时间的改变,传统山水画的笔与墨慢慢被淡忘,传统意义的笔墨“腔调”渐渐消失……而赵规划的山水笔墨,正不断把这种千百年下来的腔调寻找回来,并画出一种新的有腔调的范儿。 赵规划的山水画给观者带来一种纯净无尘而又舒爽豪放的人文世界的美感,画面洁净,一片光明。这完全是他历经多年艰苦探索,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之文脉来源准确把握的结果。把传统概念的山水画升华到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山水艺术样式,这是赵规划的艺术追求。赵规划的这种笔墨有个性,有风格,是一种味道,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一种超然与升华。在笔与墨的修养上,赵规划执着积累,融汇古今,通达中西,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向着峰顶攀登,他走的是文化艺术的正道。他画的山,很新,形式感很强,他是通过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来完成的,细察之下就会发现他的笔墨语言都是来自传统的,绝少吹云弹雪、贴金描银之习气,只不过他把传统笔墨程式加以改变,这种创造和出新正是潘天寿所强调的“传统出新”,从而也获得了蓬勃生长的力量。他画的山水,不仅仅是主体,还形成一种环境。它是真实的、可见的、可闻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登黄山观松云图》 赵规划 赵规划的山水画出走的是线条,跳跃律动的线条组成极富节奏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形式美感和艺术的表现力。线条的运用始终是中国画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有腔调意味的线条在山水画里同样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黄宾虹讲“一小点有锋、有腰、有笔根。”实质是在强调,一点一线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它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中国画的笔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法意义,其自身产生的是一种能量,具有一定的精神性,这种能量和精神又具有主动诉说的功能。赵规划已经完全脱离了笔墨技法的束缚,充分调动了笔墨的灵动性和精神性,不断演绎着山与水的生命律动,一笔一墨里无不承载着他的学养、气质、个性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 赵规划山水画中对自然的观照超越了对于自然本体的关注。他的山水画已经甄然入境,这主要来自他内心的干净与清静。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赵规划进入到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期。他不刻意、不张扬,其山水画与其做人一样,让人很愿意走近,也很容易走近。他近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敦厚、儒雅,骨气洞达,空灵而充实,画里画外值得品读、体味,让人久看不厌,正如庄子说的“有大美而不言”。他把握住中国画的传统内涵,又吸收了现代设计的构成手段,将观者引领到新概念、新笔墨、新气象的氛围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都在青山绿水间》 赵规划 山水画有形还要有神,若有形无神,就好比舞台上一个京剧演员,荒腔走板不着调,这个戏只能看,没法听,而笔和墨就好比京剧的腔调,缺失了也是没有滋味!赵规划的笔墨腔调,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朴茂型的,强调拙黑厚,此种笔墨描写的山川形式、树木云泉、夕阳风气、村舍庭院,做到了气象峥嵘,万物森然,峡谷风起,古朴险绝,追求一种厚度、密度、浓度、强度。另一种是意念型的,笔墨图象更加写意,画的是心中感觉,虚无生发,非常有情致,耐读耐赏,将客观中的物象,转化为主观世界的意象,百品不厌。赵规划的笔墨追求受到晚年黄宾虹笔墨观的不少影响,他以一个“写”的心态,驾驭笔墨而赋予笔墨以情感内涵。以点聚线,以线分面,以面相组,相融成画,气势恢宏,面貌独特,神随黄宾虹,既有干烈秋风之雄浑,又有润含春雨之华滋。“写”与“画”是区分当代画家笔墨价值的关键所在。一个“写”,中得心源,主客观相融,便可使形象跃然于纸上。今观赵规划的山水画,同样有此感觉,足见他是用笔用墨用心用意画画的。 《秋到十月红似火》 赵规划 读赵规划那些意念型的写意创作,个中笔与墨的“混合轰炸”,钉字皴的“集体轰炸”,都足以让观者感受到久违的震撼。特别是他的“线”以立意为先,连断相间,节奏平缓,没有跌宕的大起大落,圆转婉约,枯湿浓淡变化较小,破而不乱,古朴沉潜,注重内敛和意趣。作为山水画最根本的语言,“线”正是区别于西方风景画,乃至其他任何一个绘画类别最本质的特点;它不仅是实际的一笔一划,还是内在的笔墨构成,更是画者心灵的轨迹,是画者与自然观照的物化。赵规划山水画中的“线”,正是这样一种“载道”的“线”,因而带有沉厚内敛的东方意蕴和文化的自律性。观者或感到很“酷”,或感到很“真”,或感到很“美”,它中断了过于顺滑的线条信息,突破了传统线条表达能力的边界,给人们带来了不得不驻足的异质美感。赵规划的山水画恰恰证明了中国画家也是需要激情的,木木然地画画,必定画不出好画。 赵规划以其独特的风格面貌成为当代画坛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既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又体现了当下的时代精神,还表现出他自身的学术品格、文化定力和人生境界。 当代美术的发展进入一个空前多元的大美术时代,各种风格、流派、新面貌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也趋于多元和宽泛。就中国山水画而言,画家致力于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它既要求描写自然风物的外貌及其丰富的变化,又注重显现其运动中的内在联系,强调形神统一,所以中国画的美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赵规划的绘画完成了主体内在精神与客体外在形式的统一,堪为当前山水画“传统出新”的典型代表。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好的山水画一定是有意境的。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不可能画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要获得我们时代新的意境,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二是对我们的时代生活,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一个好的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山水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画家若对大自然没有深刻的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也就谈不上对意境的创造,也就不可能有艺术的感染力。 山水画可以说是艺术家审视世界和反省自身的一种媒介。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更可以理解为什么山水画会以水墨为尊,因为山水画是作用于精神世界的增强现实,而水墨恰恰是摈弃了足以乱目扰心的五色而赋予世间万物以单一色彩,可以更好地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地领略这第二自然的纯粹之境。简而言之,赵规划的山水画不是简单的绘画,而是到达精神世界的路线图,它独特的构图方式决定了要拉开艺术和现实的距离,而它对于笔墨的要求则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强调了创作者本身的禀赋、学养和风范。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赵规划 尊古而不复古。近两年,赵规划还引入了朱砂墨这一媒介,既是对过往绘画实践的自我挑战,也是其绘画观念的延伸。他使用不稀释的朱砂墨直接涂抹画面,令颜料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水墨的特质,超饱和的色彩、流动的颜色和多层覆盖的厚重效果,逐渐形成一种更为发散式的空间结构。这种从色调到结构中的“繁”,又显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心,有着不同寻常的审美诱惑力,让人们看到了山与水的不同寻常。这种与作者关联的生活经由作者的艺术语言的传达,就显现出了一种能够打动人的特别力量。画面中既有那种淳朴的时尚,又有艺术所追求的当代性,其引领的正如画面所展示的那样,已具有全然不同于过去山水中所表现的无限生机。 《峄山瑞雪图》 赵规划 赵规划所画山水是眼前景象和心中意象的融合体,画中的景物只是媒介,不是目的,所以他不会局限于所见,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中国山水画有“卧游”一说,那就是山水画不仅作为艺术家对于自然风光的记忆,更是糅合了艺术家的想象和理想,是现实和幻想的结合,是精神世界的畅游,是人格升华的满足。赵规划的山水画不以心为形役,纵横于无相之境,不囿于中西门户之见,坚守着笔墨的底线,使传统哲思下的“意象之美”在他的山水间焕发出新的生机。细品之下,似有苦尽甘来,雨过天晴之感;当你深入其境,则流连忘返,若见朝晖暮霭,春煦秋阳,足可以忘记凡尘…… 《云烟随壑转,溪山纳清音》 赵规划 对山水画家来说,观察比绘画重要得多。赵规划对自然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他深情地关注着山山水水的变化与命运。前年的峄山写生,给了赵规划全新的启发,他登临峄山,观察峄山,描绘峄山,并以他的方式画出了心中的峄山。正如古人面对同一山川各有所好各有所取一样,山川之中有“我”,“我”中亦有山川,此时“我”与山川的对立消解了,得道而知大美。当赵规划把思想的包袱放下以后,他发现了山水画创作空间的不一样。山水之道,自可徐徐图之。“线”作为山水画最根本的语言,不仅是实际的一笔一划,还是内在的笔墨构成,更是画者心灵的轨迹,是画者与自然观照的物化。赵规划的山水画将传统与当代元素、东方与西方审美元素充分融合,充满个性张力。他用非常简洁的线条来表现一种山水意象,在几乎是对“繁乱”的处理中,显现出了其笔墨语言所具有的个人风格的魅力,突破了传统线条表达能力的边界。 《峄山雪霁图》 赵规划 峄山写生,得峄山之变,赵规划还要再来峄山。他要学习自然,再现自然,超越自然,他要以中国人的哲思观照山水,以艺术家的美学重绘天地,他要去追求中国山水画的新境界,新活力,新生机。如今,赵规划向往的是心画合一,他自豪于中国文化之内涵,自信于中国绘画之精神。赵规划一直在追求艺术的变化,变化是他内心的想法,内心的感受。艺术成熟的过程,实质是艺术家思想体系形成的过程。正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的那样,重要的不是发现自己,而是创造自己。只有在一定的笔墨高度上,有个性,有古意,有修养,才能产生具有恒久性的艺术面貌。 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韵味与深邃的意境,成为了跨越时空的心灵甘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但是,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传统的体系里,应将传统的笔墨为我所用,用其去传达出内心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山水画具有传统与当代二重性的同时,实现对当代人心灵世界的观照。值得欣喜的是,赵规划正走在这条路上,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形成了巨大的审美张力,从艺术观念到绘画语言,再到展示空间的形制,他都交出了很好的答卷。 正大、清宁、阳光、阳刚,正是赵规划山水画的生机所在。(图片由画家提供)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
精彩图片
-
武汉首开直达山东菏泽、济宁、临沂高铁,开通首日“一票难求”
-
限行、暂缓发车、非必要不外出,济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
济宁发布城市防汛红色预警 启动城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济宁公交集团:夜间高铁不到站 末班公交不发车
-
暑期已至,济宁公交将开通三条方特公交线路
-
济宁公交集团党委与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党委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党建联建活动
-
1至5月济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
新帖速递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