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招安-难道是梁山好汉唯一出路吗?

    来源:小瓜文   作者:小瓜文

       阅读:374

       发布时间:2021-10-05 14:21:21

       评论:0

    [摘要]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结局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被镇压下去,惨剧收场;二是推翻现政权,改朝换代;三是与现政权和解,接受招安。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也难逃这三种宿命,从其明刀明枪的与宋朝对抗的那天起结局就已经注定要三选其一。被镇压下去是宋江及其集团最不愿得到的结局,改朝换代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招安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结局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被镇压下去,惨剧收场;二是推翻现政权,改朝换代;三是与现政权和解,接受招安。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也难逃这三种宿命,从其明刀明枪的与宋朝对抗的那天起结局就已经注定要三选其一。被镇压下去是宋江及其集团最不愿得到的结局,改朝换代是最好也是最安全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招安是一种不好也不坏的结果,从当时的大宋的社会背景而言以及梁山内部条件来看梁山内部条件来看梁山集团改朝换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为零

    招安-难道是梁山好汉唯一出路吗?


    农民起义要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要具备最基本的两个条件,一是外部条件;二十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指社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民不聊生,反抗暴动一触即发;内部条件主要指起义军自身实力要过硬,不仅战斗力要强,而且要顺应社会潮流,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这个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翻开中国古代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范例有两个,一个是刘邦;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的成功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手下谋臣良将极多,团队战斗力超强。刘邦手下有萧何、韩信、张良和曹参等。朱元璋有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辅佐;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相当恶劣,刘邦在秦末,朱元璋在元末,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一触即发。内因和外因同时具备,他们就成功了。而大多数农民起义,比如洪秀全、李自成、黄巢、张角和陈胜等,则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要么是内因不足,要么是外因不备,所以这些人都以失败告终

    具体到梁山起义,其改朝换代所需的内因和外因是否具备呢

    先说外因,梁山起义所处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和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当时若不是有什么诺贝尔奖,估计百分之九十都要归宋朝人。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代的GDP一度达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极盛时期的美国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宋朝干的这一记录恐怕永远也不会有那个国家打破了,因为经济空前繁荣,所以宋朝的货币铸造量非常大,宋神宗时期全国年铸币五百零六万贯,唐朝鼎盛时期也不过三十二万贯。公元1077年,北宋税收总计七千零七十万贯。其中出自农民的税收有两千一百六十二万贯,占百分之三十;工商税收则达到四千九百一十一万贯,占比百分之七十。农民不再是纳税的主体,宋朝也是历代王朝对农民剥削最轻的王朝。由于剥削减轻,所以宋朝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远比其它朝代要缓和的多。基于此,震动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间屈指可数。宋朝的城市化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直到一千多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才达到这一高度,这也许是《水浒》里市民阶层出身的好汉数量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农民与市民共同构成了宋朝底层社会的主体,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有所分化和缓和。事实上,两宋的灭亡都是亡在了外患上,农民起义从没有对两宋政权构成实质性威胁。所以梁山不具备这个条件。

    再说内因,梁山集团到底有没有实力跟宋朝政府全面对抗呢?我们先看几个实例,梁山集团打祝家庄这种农民自卫组织,打了三次才勉强拿下来,宋江差点被俘虏,同样攻打曾头市,梁山老大晁盖中箭而死。打大名府、打高唐州、打华州,以及打东平和东昌二府,梁山每一次都是以巧取胜,而宋朝的类似于东昌府这样的城市不下一百个吧,里面有多少张清多少高廉多少董平呢?总不能都是软骨头吧,梁山好汉能打也是作者塑造的,若要是跟宋朝全国范围内全面对抗,梁山的实力还是差很多的。宋江带领人马在梁山泊既不生产也不贸易,没有经济来源,粮食马匹靠抢,黄金白银战略性物资也基本靠抢,这种经营模式局限性很大,这种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经济基础的根据地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贼窝’,毛主席老一辈革命先辈在井冈山和延安创建了一系列的根据地,都是革命和生产两手抓。延安在封锁在困难的时候还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这样的根据地才能越来越大,越来越广。而《水浒传》里攻打祝家庄还有大名府这样的都市,梁山第一要务就是抢夺钱粮。抢夺物资的同时梁山的军纪也令人难以恭维,拿下城市少不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这和真正的土匪没啥两样,我没有在水浒传里看到老百姓夹道欢迎梁山好汉,柴进寻吴用,急传令下去,教休杀害良民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诺大的北京大名居民伤亡一半,那将是如何的惨烈,这样的武装队伍老百姓也不会支持的

    全盛的梁山人马大约数万之众,如此规模的部队粮草巨大,只凭抢已经不能满足兄弟们的吃饭问题了。怎么办?只有接受招安,让朝廷养着这支部队

    以上种种原因构成了梁山集团不可能推翻宋朝的内因,

    既然不具备推翻现政权的条件,那么摆在梁山集团面前的只剩下两条路了,一是被镇压下去;二是接受招安。被血腥镇压下去,惨剧收场是梁山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明知道是死,还起义干嘛?于是摆在梁山好汉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招安

    关键词: 梁山 改朝换代 条件 结局 农民起义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