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筑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屏障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阅读:137

   发布时间:2024-06-17 20:26:30

   评论:0

[摘要]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标本兼治,强化精准管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全市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发展。一、坚持条块结合,重塑安全管理组织架构。针对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涉及领域广、环节多、责任重的形势,采取3项措施强化组织保障。一是部门齐抓共管。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标本兼治,强化精准管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全市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发展。

一、坚持条块结合,重塑安全管理组织架构。针对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涉及领域广、环节多、责任重的形势,采取3项措施强化组织保障。一是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政府牵头、民政主导、部门协同”机制,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组建分管市领导牵头,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为成员的社会福利事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充分协调发挥各成员单位专业优势,全面打通消防部门智慧消防系统,组建全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巡查专员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抽调部门力量和行业专家参与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各级分工协管。实施“全员参与、区域包抓、‘一对一’包保”岗位责任制度,成立局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一行一册”台账和岗位责任清单,成立由县级干部带队的6个帮包督导组,组建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帮包督导队伍,分片包保各县市区。县级民政部门全部同步建立机构帮包机制,每家机构均明确1名民政干部“点对点”帮包,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三是科室联动监管。推行“办公室+业务科室+督导专员”联动工作模式。争取市委编办支持,“三定方案”中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局办公室加挂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增设1名安全生产专职副主任,养老服务、社会事务、儿童福利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业务专员,市局帮包督导组成员和民政执法人员为督导专员,强化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安全管理职能。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也通过单独设立、加挂牌子等方式,明确安全监督管理专门工作机构和专职干部,做到专职专责、履职到位。

二、实施分类管控,及时辨识消除风险隐患。一是完善规范标准体系。系统梳理现行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按照“行业主导、属地负责、科学评定”原则,分别汇总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分类标准和分类监管工作制度,指导县市区按程序认定辖区内民政服务机构具体等类,促进机构规范管理。二是统筹把握工作动态。健全民政服务机构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每周调度重点执法或检查事项中的典型问题,每月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政策创制情况,每季度实施实地督导检查,每年进行工作述职,以查促改不断提升安全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统筹开展五方联查。推行“包保督查、行业检查、专家勘察、交叉互查、视频巡查”五大工作机制,帮包督导组下沉一线“四见四查”,行业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每年组织1—2次第三方安全专家现场勘查,利用高清可视系统每日视频连线、抽查检查养老机构30余家等,调动各方力量防控安全风险,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四是健全闭环管理机制。建立问题隐患闭环管理台账和整改措施清单,实现问题隐患发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执法人员“回头看”抽查核验工作实效。注重安全生产档案资料收集留存,分门别类整档,重要专项工作单独建档。

三、突出行业重点,强化民政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围绕信息化管理,推行“互联网+监管”,建成市县贯通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机构“一院一码”智慧化监管,借助“智慧消防”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功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围绕专业化管理,狠抓宣传教育,建立服务质量专员、安全生产专员、联络帮包专员、社会监督专员“四专员”制度,编印发放《养老机构消防自查一本通》,持续开展全员培训、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活动,提高一线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围绕标准化管理,实施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督促指导养老机构修订主体责任清单,确保达到国家强制性安全基本规范,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达标率达50%以上。围绕制度化管理,将49项安全管理制度和66项服务管理制度汇编成《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参照样本)》和《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制度(参照样本)》,印发所有养老机构学习实施,督促指导机构细化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做到“一院一策”。围绕长效化管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争取省级以上专项资金1786万元对殡仪馆设备升级更新,近3年投入1000余万元对敬老院基础设施、安全环境改造。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探索敬老院公建民办连锁运营模式,获评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


关键词: 山东省 济宁市 加强 体制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