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济宁先后治理完成小流域218条 2023年水土保持率达到91.68%

    来源:中国山东网

       阅读:191

       发布时间:2024-06-04 23:27:23

       评论:0

    [摘要]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6月4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济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随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需求的不断增强,近日,济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6月4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济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需求的不断增强,近日,济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于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方案》充分结合济宁实际,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任务目标、措施办法、责任分工等,全文共六部分。
    总体要求。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任务,即加快构建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现代化。到202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2.14%,到203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4%。
    全面加强预防保护。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分类分区提出管控要求,实施差别化预防保护治理措施。优化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格局,加大重点区域的预防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
    依法严格水土保持监管。健全监管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积极推行基于企业自主监控的远程视频监管,强化生产建设单位防治责任落实、压实生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责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要求。
    推进治理提质增效。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统筹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样板。“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到2027年建成2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形成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新格局。
    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包括完善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强化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评估,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加大水土保持科技支撑等内容。
    提升组织保障能力。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激励、投入保障、宣传教育等内容。
    近年来,济宁市先后治理完成小流域218条,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793个,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1.68%,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济宁市城乡水务局作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实施方案》各项措施要求落地见效。


    关键词: 济宁 先后 治理 完成 流域 生态文明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