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积极落实省、市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推动农民由“身份”到“职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打破限制,依能力技术评审 根据评审政策,申请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推广、示范、带动能力强,生产经营或指导服务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取得职业农民初级职称3年以上可申报中级职称,取得中级职称4年以上可申报高级职称。对于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开辟了职称评定“绿色通道”,获得国家、省、市农牧渔业相关奖项、“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的人员可破格申报中级、高级职称。 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打破常规职称评审中的学历、身份、户籍等限制性条件,将参评农民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带动效益、科技推广应用等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解决了多年从事农业生产无职称人员申报职称问题,进一步畅通了申报评审渠道。 政策倾斜,全链条培养壮大 2023年,济宁高新区人力资源部印发《济宁高新区关于进一步支持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措施》,支持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措施在项目评选、金融扶持、税费减免、用地用电保障、学习培训、智力支撑等方面对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予以全链条支持。 截至目前,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中,累计创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家、区级示范社2家,3人获评齐鲁乡村之星。向取得职称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发放惠农贷508万元,发放耕地地力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保费补贴各类补贴6.2万元。 示范引领,带动村民共致富 通过职业身份和技术职称的“加持”,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率先运用先进农业生产经营理念、方法和措施,积极向周边群众传授推广农业科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农民高级农艺师刘玉志,带领村民入股成立益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基地,年可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年产值过千万,带动附近村民就业1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济宁红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农艺师黄洪雷,通过大力发展甘薯规模化种植,一年供应地瓜种苗4000多万株,带动合作社周边农民150户,增加农民收入180万元。农民高级农艺师王长立流转400余亩土地,创办了业庄草莓采摘园,发展特色种植,每年可提供一百多个工作机会,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农民农业收入提高了1.5倍。 乡村振兴,人才为本。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措施,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农业转型发展,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汪泷 济宁报道 通讯员 裴浩宇 刘斐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
精彩图片
-
武汉首开直达山东菏泽、济宁、临沂高铁,开通首日“一票难求”
-
限行、暂缓发车、非必要不外出,济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
济宁发布城市防汛红色预警 启动城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济宁公交集团:夜间高铁不到站 末班公交不发车
-
暑期已至,济宁公交将开通三条方特公交线路
-
济宁公交集团党委与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党委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党建联建活动
-
1至5月济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
新帖速递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