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春更盛 最美济宁四月天
春色满目新,繁花处处景。 东文西武,儒润九州八万里;南水北佛,兴盛几多帝王梦;中古运河,把酒临风看带郭。从东夷文化、华夏文明的渊源走来,到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发扬,这座古老的城市,历来厚德载物。如今,赓续千年文脉,济宁凝聚起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向世界展示东方圣地与未来新城的相互融合、经济繁荣与人文发展交相辉映的新时代盛景。 熙熙攘攘间,四角木桌迎八方,往来都是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春和景明 挖掘消费新“钱”景 开局,重在起势。起势,关乎全局。 作为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消费历来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在济宁,春节出行和消费经济的火热,无疑为2024年开了个好头。这里既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又有“天下汉碑半济宁”,在文创、国潮等新元素加持下,济宁文旅交出一份“热辣滚烫”的不俗成绩:全市纳入监测的22家重点景区,仅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47.32万人次,清明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10.27万人次。 都说文旅是一个城市对外的“门面”,济宁深谙其道。刚刚过去的重启之年,济宁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寻找破局之道,扎根“网红经济”新生赛道脱颖而出,搏出一条上升通道,城市搜索度、旅游吸引度、线上美誉度和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等关键指标全线飘红,不仅吸引更多游客到此寻根溯源、坚定文化自信,而且以其深度、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发游客共鸣。 从业者一旦开始站在游客和时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文旅嬗变的需求和趋势,“网红城市”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与此同时,借由“网红”带动聚集而来的年轻人群更加注重消费的新鲜感、体验感,致力于挖掘各类消费新场景,从而也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在“五大工程”和“五大行动”助力下,济宁着力提升旅游景区特色化、品质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水平,贯穿其中的“形象重塑、业态重构、转型重生”带动了与文旅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业经济、商贸与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7%,居山东省第5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有19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3.3%。 作为全国制造业百强市,济宁强力攻坚“资源型城市”向“制造强市”转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19条核心产业链“一链一策”,416个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协同发力,更有“提升济宁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能级”“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写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济宁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指明了方向。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千年古城热衷自我革新,区域格局不断被改写,这大约是享誉全球的孔孟之乡在时代发展中最让人爱不释手的地方。 春色满园 锤炼城市新“韧”性哥伦布点燃“地理大发现”的火种之后,人类仿佛一夜间驱散陆权时代的万古长夜,调转车头驶入海权时代。内陆城市为了长居贸易中心,不得不遵从于沿海港口城市的海权逻辑。如今,随着内循环经济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内陆城市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外开放通道越来越顺畅,外贸新增长点持续涌现。 不临江不靠海,却通江达海,是济宁这座深居山东内陆之城的了不得的“魔法”,而“魔法棒”竟是在京杭大运河里畅行的乐趣。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居运道之中”的济宁,“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元明清三代将其作为治理运河的重要节点,在此驻设治运、司运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使济宁成为京杭运河的漕河管理中心。 济宁因运河而立,因运河而兴。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位于京杭运河常年通航最北端的济宁,凭借京杭运河济宁段占全年常年近1/3的通航里程,近年来强势崛起航港物流产业,目前已是国家规划的京杭运河六大重点建设港口之一。 经由此,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杭州;瓦日铁路、新兖铁路在济宁与京杭运河交汇,形成了轴心位于济宁,辐射“一带一路”、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 “丰”字状物流大通道,降低物流成本10%至30%。 济宁正在成为“黄金水道”上的一处无可替代的“黄金坐标”。 2024年,济宁更将以京杭运河为轴线,瞄准“港产城融合发展”,布局临港产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和全国一流内河经济廊道。 对于一座城而言,经济发展犹如水上行舟,顺风进,逆水退,有时候1%的差距对赛道上的城市来说,就是莫大的鞭策。因此,城市韧性变得尤为重要,让城市能够在面临任何冲击时快速调整、适应并恢复到稳健的增长路径,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济宁的筹码就是京杭大运河。 4月11日,经过8天的航行,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轮从济宁龙拱港经上海外高桥口岸转关运输的12集装箱复合肥安全送达胡志明港,成为山东省内首次通过内河转关方式办理的出口业务。
近日,山东省规划形成了以济宁港为核心的内河港口体系,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持续提升。 如登春台 探寻人文新“细”节前进路上,变,是最大的不变。城市洗牌向来有很多场“硬仗”要打,激发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创新,落脚点永远在于抛开亮丽的数字,直面城市生活最本质的一点:一座城市,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生活与精神上的乐园,要激发“人文”城市的好奇心。 人文城市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重新审视新发展时代下人与城市的关系后不难发现,“人文”绝不仅仅是怀旧式的想象,更是对新时代下新需求的呼应,是真正关注人的状态。 济宁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柔软的群体”。 不独是济宁,放眼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问题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幼有所托已经成为众多年轻家庭最现实紧迫的刚性需求。化解群众在幼儿托育这件事上的“急难愁盼”,根本之策在于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优质的照护。 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之一,济宁将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济宁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试行)》,明确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的5大类20项重点任务,各部门、各县市区职责分工明晰、全力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此,济宁市县两级财政列支7000余万元,用于托育机构建设补助、运营补助、连锁补助和示范奖补,为2022、2023两年均新增1万个托位兜底。截至目前,托育机构达到820家,其中备案机构数达到702家,托位数超过4万个,千人托位数达到4.78个,通过发展托育事业,不仅解决了群众托育难的现实问题,而且直接带动就业1.5万人,其中70%以上是大学生。
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多元托育方式在济宁落地生根,园区托育、社区托育、托幼一体等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挥作用。济宁在山东率先制定了可负担的普惠收费标准:主城区乳儿班不高于2100元/人/月,托小班、托大班和混龄班不高于1700元/人/月,让更多适龄婴幼儿享受到普惠性托育服务。 科学育儿注重身心灵协调发展。济宁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优势,打造“儒医护幼”品牌,强力推进医育结合,成立市县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2个,抽调儿科、儿童保健、中医专家组建150名婴幼儿照护市级专家团队,定向包保托育机构。市妇幼保健院、任城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开设发育偏离婴幼儿托班,300多名孩子受益,“普惠托育服务”一个也不能少。
济宁,摇身一变,高品质生活逐渐显现出更加具体的模样。每个生活于此的人,都能在这座城中看见、触摸和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 如今的济宁,不只有烟火气,更显露出争夺最强首位度的“勃勃野心”。这座过去数年间无数次被人提及、向往和艳羡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未来城市生活的全新趋势。 济水平分南北流, 山桃花绽古墟头, 粼粼碧波层层浪, 便觉春风起棹沤。济宁春早,春更盛,春满人间万象新。 |
在线投稿
-
相关阅读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
精彩图片
-
武汉首开直达山东菏泽、济宁、临沂高铁,开通首日“一票难求”
-
限行、暂缓发车、非必要不外出,济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入选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
-
济宁发布城市防汛红色预警 启动城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济宁公交集团:夜间高铁不到站 末班公交不发车
-
暑期已至,济宁公交将开通三条方特公交线路
-
济宁公交集团党委与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党委开展“三联三融三提升”党建联建活动
-
1至5月济宁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
新帖速递
-
“津多里杯”2025济宁市首届全民才艺大比拼月赛(第二场)入选名单公布
-
全国优秀!济宁1人、2集体在列!
-
暂停公告!
-
济宁市公交集团公交线路站点设置
-
济宁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济宁:减材料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省心
-
济宁市工程机械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会召开
-
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召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