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牵手“大院大所”,济宁产业发展迈向新未来

    来源:齐鲁晚报

       阅读:203

       发布时间:2024-04-25 11:00:00

       评论:0

    [摘要] 全球首款可弯曲、抗冰雹的高强度轻质光伏组件,让城市“更来电”;将催化剂纯度提升至99.9%,他和团队用了近35年……在孔孟大地,随着大院大所的助力,一大批专注创新、研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尤其在新能源、精细化工等领域,太阳能光伏、锂钠电池、环氧树脂……这些专业的科技术语,正逐渐成为助推济宁新质生产力
    全球首款可弯曲、抗冰雹的高强度轻质光伏组件,让城市“更来电”;将催化剂纯度提升至99.9%,他和团队用了近35年……在孔孟大地,随着大院大所的助力,一大批专注创新、研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尤其在新能源、精细化工等领域,太阳能光伏、锂钠电池、环氧树脂……这些专业的科技术语,正逐渐成为助推济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这种技术灵感
    来自航空航天材料
    有种柔性晶硅组件,可抵抗直径为25毫米冰雹以82.8千米/小时的速度冲击,这种技术灵感来自于火箭发动机喷管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山东铭德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德机械)于2023年11月应用这种晶硅组件,一年约产生150万瓦电力,满足企业70%左右的电力需求,午休等停工时间产生的电力还能融入电网,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铭德机械在车间厂房房顶安装了约12000㎡光伏面板。“相比市场上其他产品,中科富能的产品更柔、更轻,更重要的是,柔性组件还抗冲击、耐老化,长期使用性能不会衰减,也不怕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其太阳能转化效率也更高。”铭德机械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帅说。
    “传统的光伏组件较为笨重,容易对安装场地产生压力,我们的产品更轻更薄,厚度仅为1.8毫米,重量仅为2.9千克/平方米,不到传统玻璃组件的30%。”中科富能董事长王耀明介绍,封装材料的创新应用更是企业的独家绝技。“太阳能光伏中的单晶硅片十分脆弱,手指轻轻一弹就会碎裂,想将其弯曲更是不可能。但我们自研的柔性薄膜电池封装技术,产品成为全球唯一一款可弯曲、抗冰雹的柔性晶硅组件,即使25mm直径的冰雹在82.8km/h的速度冲击下,衰减程度不到国际标准的1/5,弯曲半径更是达到0.3m。”
    凭借这种优异秉性,中科富能的产品走向山东、江苏、北京、天津、广东等地的工商业屋顶、物流园区、写字楼等,为“双碳”战略、清洁能源发展增绿添彩。
    今年中科富能掀起出海潮,产品走向瑞士、德国、日本。“瑞士企业Tech.Solar,从全球订购太阳能光伏,我们的产品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已达成合作,第一批产品已于近日交付对方。”王耀明说。
    小数点后数字
    他和团队耗了35年
    随着国内产能快速释放、国外进口依然有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化工行业内卷加剧。身在非一线城市的济宁化工企业,如何在围剿下生存?山东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新材)不走寻常路。
    走进中科新材料,中控室、凉水塔、空压站、反应装置等呈现眼前。蓝天白云下,有条不紊地生产着聚氨酯催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等精细化工产品。“通过中控室的控制大屏,我们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全监控、全预警。”中科新材生产技术部副部长许哲手指大屏,解读着生产工序、环保指标等信息。“您看1号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标准排放值为60mg/m³,而我们做到了24.7左右。”
    “屏幕中显示的回路反应器是企业竞争突围的核心技术。”中科新材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倪平介绍,化工生产包含合成、分离两大部分,且工序多而繁琐,自主开发回路反应器技术有效提升了气固液传质传热效率,提高了合成反应收率。“通过该步骤,我们已将催化剂纯度由行业普遍的96%—98%,提升至99.9%,解决了环氧树脂韧性不足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内有机胺高端产品 80%以上依赖进口的国外垄断局面。”倪平补充说。
    98%至99.9%,看似不起眼的小数点后的几个数字,倪平用了近35年。“我大学就读材料化工专业,30多年里一直从事这个行业,感觉这大半辈子都在不停地做实验和产业化。”
    2023年中科新材在汶上县投产,当年实现产值过亿元,产品由原来的民生领域扩展至军用、国防、航天航空结构材料、高铁关键部件、半导体器件材料等高端领域,锚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同时,该项目也助推济宁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赋能高端化工迅速发展。
    高端化工产业是济宁市重要经济支柱,目前已形成以煤化工为主导,盐化工、生物化工等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工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底,济宁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含橡胶)2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98亿元、利润51.53亿元。
    拥抱大院大所
    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中科富能、中科新材两项目都是由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一般而言,项目引进中我们会考虑济宁当地的产业布局及产业优势,具体选择中会考虑项目的行业前景、发展方向及人才团队情况等多个方面,而且也有独立第三方、专家团队等帮我们臻选真正优质的项目。”该院产业服务部部长王铭浩介绍,中科富能、中科新材料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且产品科技性、创新性在国内首屈一指,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竞争优势。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热关键词,并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支点,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中愈发展现其强大驱动力。王铭浩表示,于济宁产研院而言,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实现能级跃迁。“通过整合多方面的高科技资源、结合本地的产业资源和优势,找到适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济宁实现转化。并以人才、市场、对上争取等各种服务,帮助企业更好成长。”
    2023年该院引进落地投产的项目营收达到2.6亿元,比2022年提高了50%,近三年累计项目营收达6.3亿元。与此同时,济宁市各部门及经开区、汶上县等县市区也在项目引进中协调各方资源,完善各类基础保障,助力项目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济宁市持续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链条,助推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总量突破1800家;在智能制造、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破题突围,16个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18个项目入围省科学技术奖。并且,线上绘制“全市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和“全国重点技术和成果分布”两张图谱,收集发布需求1000余项、成果2000余项;线下邀请高校院所来济进行合作交流、成果推介,同时,赴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与高校院所开展专题对接。济宁市合作院校超过300家,554家攀登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双向奔赴”。
    2023年,济宁市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过程所等大院大所共建实体化运作创新载体45家,总量达到80家。累计促成技术合作200余项、引进专家600余人、取得成果700余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键词: 牵手 大院大所 济宁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