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来源:河蚌旅行   作者:河蚌旅行

       阅读:157

       发布时间:2021-10-03 15:26:55

       评论:0

    [摘要] 中年求学于老子,一位特级老师的自我修养孔子办学校这件事是个创举,他为士人阶层在做官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对后世影响巨大。旧时那些读书人如果没能做官,大都会靠设馆教学来养活自己,孔子这位行业祖师爷是名副其实的。过去私塾先生除了定期教徒外,还经常会去外面游学,切磋学问,丰富自己的见识,这个传统也是从孔子

    中年求学于老子,一位特级老师的自我修养

    孔子办学校这件事是个创举,他为士人阶层在做官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对后世影响巨大。旧时那些读书人如果没能做官,大都会靠设馆教学来养活自己,孔子这位行业祖师爷是名副其实的。过去私塾先生除了定期教徒外,还经常会去外面游学,切磋学问,丰富自己的见识,这个传统也是从孔子开始的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汉代画像砖,孔子见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于是上报给鲁昭公,鲁昭公赞助了路费、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负责护卫的武士,师徒二人欣然踏上求知之路,南宫敬叔就是孟懿子的弟弟,负责赶车。这个场景经常出现在汉代画像砖上,代表着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鲁昭公和孟孙氏为他们的游学提供了支持,可以说是最早的公派留学,正是鲁国良好的风气成就了孔子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相传孔子见老子的地方,道德中宫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荐他拜访了大夫苌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这次游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后来《论语》中很多言论都明显受到了老子影响,如

    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这些都来自道家的智慧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曲阜县境图。

    鲁定公继位后,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进入了领导核心。为了帮助鲁定公重掌大权,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的城池,削弱其势力,但是这项政策最终失败了。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春天,齐国送了八十名美女到鲁国。鲁国君臣迷恋歌舞,与孔子产生了矛盾。不久后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分送大夫们的祭肉并没有给孔子,于是孔子失业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携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他55岁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孔子周游列国线路图。

    周游列国和孔子的晚年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经过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国也仅仅是到了边境。虽然孔子的主张没有得到采用,但是他的弟子们却慢慢成长起来了,而且大都有一技之长,开始在各国为官,都有出息了。孔子也通过不停地游说和宣传,完善了自己的思想,随着许多求学者慕名而来,儒家学说在各国间具有了广泛影响力。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在弟子冉有的努力下回到鲁国,这一年孔子已经68岁。生命中最后几年,孔子在阙里老宅里从事图书典籍的整理工作,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他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所收藏图书主要有《》、《》、《》、《》、《尚书》、《春秋》等文献,颜回是他这时最主要的助手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颜回庙。

    回国第二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孔子七十岁时,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了。两年后子路也死于卫国内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继而道: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临终歌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曲阜孔林。

    七天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很多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孔子的阙里故居被改为庙堂,就是今日的曲阜孔庙,庙里最初收藏有孔子的衣、帽、琴、车、书,祭祀绵延不绝。孔子的墓地称为孔林,鲁国每年都会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儒生们在孔子墓前讲演礼仪,学成后在这里饮酒,还会举行大射仪式。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规模越来越大,家族后人越埋越多,汉代的孔林有一顷,明代已经超过三十顷。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墓东边为其子孔鲤墓,前为其孙孔芨(子思)墓,此种格局称为“携子抱孙”,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家族墓的标准布局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修复后的孔子墓碑。

    从鲁国到鲁县再到汉代的鲁国

    春秋》本是鲁国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的重大事件,后来史学家们大都把自东周建立(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这295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是我国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虽然王室衰微,诸侯纷乱,但天下总体还在礼制下运行,诸侯之间互相还给个面子,对于人才也很讲礼数。孔子最开始就是得到了季平子的赏识,孔子离开鲁国后,季桓子感慨,夫子这是因为我贪恋美色而怪罪我了啊,他临死前对季康子说,当初就因为我得罪了孔子,你主政后一定想法把孔子召回来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三桓家族墓三家冢。

    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孔子思想也是平和、儒雅、宽厚的,他主张仁爱、德行、礼数,在教育上,他崇尚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在日常生活中,他喜爱美食、登山、四处游览、喜欢唱歌、弹琴,经常和学生开玩笑,说话也没有太多顾及,这都是春秋时期的士大夫遗风,蕴含着生活的美学。公元前479年,孔子在鲁国去世,春秋时代也就此落下帷幕。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由相互争霸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持续了二百多年。鲁国这种礼乐之邦,注定沦为牺牲品,它的北面是强大的齐国,南面是强大的楚国,人才也向这两国流失,著名的鲁班就去了楚国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孔子与弟子。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5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七年后鲁顷公去世,延续近八百年的鲁国灭亡。公元前249年,楚国在鲁国故地设鲁县,这是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批县级单位,早于秦始皇的郡县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鲁县为薛郡郡治,郡治在曲阜,秦朝实行禁书令,使大量经典遭受浩劫。西汉初年,刘邦率军路过鲁县,以太牢之礼祭祀了孔子,这标志着西汉初年儒学的复兴。之后凡有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都是先去拜谒孔子庙,然后才去处理政务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孔庙大成殿。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帝刘启封皇子刘馀为鲁王,改薛郡为鲁国,国都鲁县。几年后,刘馀扩建王府时,在孔子旧居的夹壁墙中发现了《尚书》、《论语》等大批竹简,文字都是先秦古文,其中《古文尚书》增补了16篇,还原了先秦典籍的原貌。人们怀疑是孔子九代孙孔鲋把书藏在这里,躲过了秦朝的搜查。孔子第十一代孙孔安国将这些经书整理之后献给朝廷,这就是有名的“鲁壁出书。为了纪念这次文化事件,后人也将这道墙壁精心保存了下来。鲁壁位于现在孔庙大成门东边的位置,曾是孔子故宅的一道老墙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鲁壁。

    西汉初年,鲁王刘馀对国都进行过一次整修,汉代鲁国的城墙比春秋时期缩小了许多,东北两面大幅向里收缩,仅保留了西南部的内城区域。鲁王宫位于汉代鲁城中心,紧挨着孔庙,春秋鲁国宫殿区域由曾经的中心变到了东北角上,就是现在周公庙的位置。汉代鲁国自公元前187年建立,至公元9年王莽篡汉被废除,历时近二百年。其中的八位鲁王死后葬于曲阜南面的九龙山、亭山以及邹城四基山一带,汉鲁王墓都是凿山而建,东西并列,规模宏大,是北方地区比较少见的汉代墓群,现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汉鲁王墓。

    自西汉至唐,鲁城没有太大的改变。隋开皇十六年(598年),隋文帝下诏改名曲阜县,曲阜的名字最早见于《礼记》,

    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不过先秦时期,曲阜只是城中一座小山的名字

    上一篇:

    山东曲阜(1)·三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都,春秋鲁国都城中的孔子

    [string viewthread_modaction]

    关键词: 孔子 南宫 曲阜 汉代 明道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