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来源:一点资讯   作者:一点资讯

       阅读:395

       发布时间:2021-09-22 17:46:36

       评论:0

    [摘要] 绵延三千里,悠悠千余年,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南北水上交通的大动脉,沿线镶嵌着一座座运河文化名城,山东济宁便是其中之一。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地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是水陆交汇,商埠云集之地。济宁虽地处北方,其境内水系却十分丰富,故有“运河水都”之称,亦有“江北小苏州”的美誉。分

    绵延三千里,悠悠千余年,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南北水上交通的大动脉,沿线镶嵌着一座座运河文化名城,山东济宁便是其中之一。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地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是水陆交汇,商埠云集之地。济宁虽地处北方,其境内水系却十分丰富,故有“运河水都”之称,亦有“江北小苏州”的美誉。

    分享几张济宁运河的老照片, 从中可以一睹济宁大运河当年的历史风貌。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济宁码头

    这是1903年拍摄的济宁码头情景。运河之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河岸边有人正沿河边的台阶拾级而上。沿岸是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有一群人正围着墙边似乎在看布告。生活气息浓郁。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河畔民居

    照片前景是一位留着白胡子的老人,手里挎着一只竹编的筐子。运河之上可见正在航行的木船。在对面的河岸边上有人在洗衣服,还有人正蹲着聊天。岸上是一些民居建筑,在一户人家的后门处站着几个人,似乎正在看河上风景。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济宁风光

    一股江南水乡气息扑面而来。此时正是枯水季节,水浅量小。向远处眺望,运输船的桅杆林立,沿着河道两岸,盖满了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运河拐弯处

    运河在这里由南向西拐了一个大弯,两岸边的民居建筑群错落有致,沿岸的街道上行人往来不断,可见当时此地便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现在,这里已成为济宁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运河岸边

    微山是京杭大运河进入山东境内的第一站。微山湖盛产芦苇等水上植物,它是编制成席子、箔、折子、苇帘等物品的原材料。旧时的济宁因运河而发达,出现了“百货云集,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景象。图中的运河岸边堆放着收购来的大量芦苇,几个工人正忙着在整理。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南旺分水龙王庙

    分水龙王庙位于汶上县城西南19公里南旺镇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这里是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有“水脊”之称。在这座龙王庙的前面,就是汶河和运河交汇处 。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太白楼

    太白楼位于今小闸口地区的大运河北岸,曾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一座酒楼。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白与妻女迁居至此居住二十余载,故更名为“太白楼”。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河道总督衙门

    河道总督衙门是古代管理、治理京杭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早在元代时便已在济宁设立,其重要职能是负责疏通、管理和保护运河的通畅。这个机构直到光绪28年(1902年)才被撤掉。

    清末时期山东济宁的大运河风景,“江北小苏州”并非浪...


    乘船而来的洋人

    1903年,英辖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应山东巡抚周馥之邀游览山东。5月13日到达济宁,这是他与兖沂曹济道道台张莲芬父子的合影。在道台的身后,可以看到一名持枪保镖的影子。

    关键词: 济宁 运河 码头 这是 历史风貌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