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鲁智深.梁山泊第一真性情

    来源:蜀南江郎   作者:蜀南江郎

       阅读:149

       发布时间:2021-10-10 12:50:23

       评论:0

    [摘要]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鲁智深从出场到圆寂,行事无不率性而为,干净利索,既使归天圆寂也是潇洒爽快,决无拖泥带水。为什么这个粗豪不拘,杀人如麻的莽汉却成了梁山好汉中唯一成佛之人呢?其实,鲁智深的性格中无不显示出初心难撼,慧根深厚,而他的经历中又无不显示出与佛有缘。鲁智深一生,见落难之人就救,见恶人就杀,见小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鲁智深从出场到圆寂,行事无不率性而为,干净利索,既使归天圆寂也是潇洒爽快,决无拖泥带水。为什么这个粗豪不拘,杀人如麻的莽汉却成了梁山好汉中唯一成佛之人呢?其实,鲁智深的性格中无不显示出初心难撼,慧根深厚,而他的经历中又无不显示出与佛有缘

    鲁智深一生,见落难之人就救,见恶人就杀,见小人就打,一切出于本心,豪不犹豫,更无为个人算计,可见他根性纯厚。佛门禅宗有云:“众生皆佛。”又曰:“见性成佛。”意思就是众生皆有佛性,但无缘之人佛性泯于尘世,而有缘之人佛性深厚,机缘到时自会觉悟,佛性再显,于是“见性成佛”(也许见是现的通假字,见性成佛可视为现性成佛,现佛性就成佛的意思。)鲁智深的所作所为中尽显佛性深厚,并且他也不是一味鲁莽,从救金翠莲父女和救林冲的故事中都可以看出粗中有细,并且有救人救彻底的精神,无怪乎李卓吾给鲁智梁下了“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的评语。可见鲁智深最后成佛并不在意料之外,而是在情理之中

    其实,水浒》作者施耐庵除了在鲁智深的性格刻画上为他最终成佛埋下伏笔外,还在鲁智深的经历中几处作了暗示,其中“智真”长老给鲁达取法名“智深”实是以师弟待之,可见器重。尤其智真长老临别四句谒语中的最后一句“见信而寂”更是在暗示鲁智深将在潮来时将“见性成佛”(见信即见性)。有偈曰:“吃肉胸无碍,擎杯渴便消,倒头好一睡,脱得赤条条”正是鲁智深的生动写照。鲁智深,真梁山泊第一真性情也

    关键词: 之人 佛性 鲁智深 慧根 众生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