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勇星病尉迟孙立,梁山总排名第39位,地煞星第3位。 在上梁山之前他是琼州人,后调任到登州,是登州兵马提辖。
在书中,施耐庵为他塑造的本领并且在书中实打实展示出来的有: 1、会鞭、会枪(鞭枪双绝)。
2、能拉硬弓、骑劣马。
3、会射箭。
4、马术高超。
5、会躲暗器(全书躲了两次)。
全书未尝一败,没有受伤记录。出手九次,不是平手就是赢。
还会带兵,还打过仗,战斗经验丰富。
<hr>看上面这些技能,孙立可以说是个全能型高手。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孙立很全能。 有人说孙立被高估,孙立的粉丝把他吹的那么高,也就是孙吹。但看上面孙立会的技能这是吹出来的?孙立是被吹高的? 若果说讨论武艺,马术、箭术、实战经验就不是武艺的范畴吗?
一个地煞好汉、小彪将、梁山副将综合水平很高,这是被高估?这才是被低估!
而且孙立这些技能没有一项是短板,都很出色。可以说基本功很扎实。硬实力也很过关。
孙立有两个非常精彩的单挑。在梁山上能有精彩单挑的,好像林冲、杨志等人才配享有这样的待遇。而地煞的孙立不仅享受到了,还有两场。说明在单挑描写方面,作者是把孙立和林冲、杨志等人同等看待的。
之所以会有人说孙立有五虎,就算纯武力达不到,综合能力人家能达到,难道还不够吗?像秦明,武功很高,但是智商很低,综合能力很弱。很多八骠骑综合实力都比他强,所以综合实力评定,秦明就是达不到五虎。 为什么说秦明五虎最弱?说的是他的综合实力。 有人要问为什么要比综合实力?就像高考一样,难道高考只考一门吗?同理,古代对于一个武将的考核,也不是只考核一项。综合实力是对一个武将的全方位考核。 所以,进行武评,不能只比单方面,要综合的来分析。
下面对孙立的武艺进行评析 <hr>1、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这是作者白纸黑字写的。必须承认。
但是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就不受作者控制了。 普遍来说就是上限论。 说的是石秀是孙立的上限。换言之,孙立压根打不过石秀。
首先呢。我们是站在现在角度去分析这句话,得出上限这个结论。但是施耐庵是古代人,他不可能懂现在说的上限这种词汇。 再者说了,若果施耐庵真的想表达石秀武艺强于孙立,他完全可以明说:“ 石秀武艺远强于孙立 ”,完全没必要用这样模棱两可的词汇。
那既然作者没这么用,说明作者并不一定认为石秀强于孙立。其实这句话多半是个修饰,最多就是想表达石秀和孙立差不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者是想用孙立来定位石秀还是想用石秀来定义孙立。 石秀在和孙立交手之前,能说出他武艺是什么段位吗?说不出来!说明石秀之前没有任何武艺定位。
那孙立有吗?还真有!孙立有个师兄叫栾廷玉。作者形容他是万夫不当之勇 。在施耐庵笔下, 万夫不当之勇 就是形容五虎水平,哪怕他没表现出来,设定就是这样,不认也没办法。作者说的都不认,那讨论没意义。 孙立和栾廷玉师兄弟,书中也看出两个人知根知底,在书中找不出栾廷玉强于孙立的铁证。就可以认为孙立=栾廷玉。
石秀和孙立,石秀没有定位,孙立是有定位。那很显然,施耐庵是想让孙立来定位石秀。想表达石秀有万夫不当之勇 。是石秀向孙立看齐的,而不是孙立向石秀看齐的。 如果不信,再换种说法。 孙立会鞭、会枪、会射箭。石秀拿什么和孙立去比?
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江湖汉子石秀 能和 行伍出身的朝廷职业军人孙立 放在一起比,是石秀拔高孙立呢?还是孙立拔高石秀呢?
一个打街头篮球的能和NBA职业选手去比。你们觉得是打街头篮球的拉高了NBA职业选手的水平,还是NBA职业选手拉高了打街头篮球者的水平?
不过呢。说石秀强于孙立也可以。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 这句话其实要辩证看待。 石秀和孙立是马上对决。作者说石秀马战水平和孙立差不多。然而呢,石秀全书步战更多。我们没见过孙立任何一场步战。 虽然孙立没展示,但不代表孙立不会步战。只是相较于石秀来说,步战水平恐怕不如石秀。
那石秀马战水平和孙立相当,步战水平强于孙立。
说石秀比孙立强点,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吧。 <hr>2、孙立五十回合活捉石秀 孙立第一次出手是对战石秀。 有人说石秀用自己的弱项对战孙立的强项。 但是,石秀真的不会马战吗?石秀是步军头领不错。但是作者就一定说了步军头领不会马战吗?
那石秀会不会骑马呢? 其实在石秀首次出场的自我介绍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汉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路见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唤小弟作拚命三郎。因随叔父来外乡贩羊马卖,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钱,还乡不得,流落在此蓟州,卖柴度日。既蒙拜识,当以实告。” 这段话的关键词在于,贩羊马。石秀之前是干什么的?卖马的!马是那个年代的交通工具,就像现在的汽车一样。现在卖汽车的岂有不会开车的道理?那还卖什么车?所以,石秀卖马怎么可能不会骑马?马术岂能不高? 所以说,石秀会骑马,而且马术还不赖。不存在石秀不会马战这种说法。
所以,不存在石秀用自己的弱项对战孙立强项。 可能又会有人说,石秀是和孙立假打。两人假打是不假。但是现场观战的人不乏武功高手。祝家庄有四个内行,是否假打一眼也能看出来。 孙立因为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师兄在,所以,他不好放水。而石秀放水,也很容易被看出来。 所以,两个人做戏就要做的像一点,五十回合就是全力以赴,最后活捉的那一下,石秀是故意让孙立捉住的。所以,这才是石秀放水的地方。
也刚好符合作者说的。石秀是故意让孙立捉住的。如果不是故意的,两个人水平相当,孙立压根不可能捉住石秀的。
<hr>3、孙立战呼延灼,单鞭会双鞭 孙立之所以是公认的地煞第一,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打出了地煞对五虎的最佳战绩。 这场单挑也是全书非常精彩的单挑之一。也是很多人一直在讨论的单挑之一。 有人说孙立根本不可能和呼延灼平手。
平不平手,我们说了不算。要看作者的观点。 作者把他俩一个比做尉迟恭,另一个比做呼延赞。都这样比喻了,你们还觉得作者会让他俩分出胜负?
这就相当于问作者,关公和秦琼打一架,谁会赢。那施耐庵一定会让两人平手,这就是两边不得罪。 不仅如此,两人打完之后作者还专门写了首诗: 各跨乌骓健似龙,呼延赞对尉迟恭。 双鞭遇敌真奇事,更好同归水浒中。 那作者的态度很明显。孙立和呼延灼两人的鞭战就是完完全全的平手。
连作者的结论都不认,那也没必要去讨论了。
之所以认为孙立不可能和呼延灼平手是因为作者的写法。 有不少人认为呼延灼体损了,孙立捡漏。 但是仔细想想。若果这样写,岂不是作者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而且从文本看,作者明确说了呼延灼体损了吗?没说啊!作者可能真没我们读者想的多,他根本没考虑体损的问题。 不少人说呼延灼被车轮战了。什么叫车轮战?是要一刻不停的战斗才能叫车轮战。 但梁山五路大军对呼延灼那叫车轮战吗?完全不叫。作者写的很清楚啊。
林冲和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之后,是彭玘和花荣打的二十回合,之后彭玘又和扈三娘打了二十回合,接着是扈三娘活捉彭玘。
这期间呼延灼都在干啥?一直在休息。不管体力恢复多少,呼延灼明确是休息了。 呼延灼中间休息了很长时间,这是作者写明了的。有些人就是选择性忽视非要说作者没写,呼延灼一直打没有休息过。 所以,呼延灼对梁山压根就没有被车轮战。
什么样的叫车轮战? 鲁智深在马上大喝道:“那个是梁山泊杀败的撮鸟,敢来俺这里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鲁智深轮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呼延灼少停,再纵马出阵,大叫:“贼和尚,再出来!与你定个输赢,见个胜败!”鲁智深却待正要出马,侧首恼犯了这个英雄,叫道:“大哥少歇,看洒家去捉这厮。”那人舞刀出马。来战呼延灼的是谁? 当时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寻思道:“怎地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呼延灼也勒转马头,不来追赶。两边各自收军。 呼延灼对上鲁智深杨志才是真正被车轮战。 看上面表现那岂不是杨志连孙立都不如喽?
之后就算呼延灼体力真的有损。孙立也选择了鞭,而没用枪。孙立一只手和呼延灼打,两人照样是平手。 再者说了,呼延灼是五虎。五虎体力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董平和徐宁打完五十回合之后,在宋江阵中冲了几个时辰不带累的。秦明和袁朗打一百五十回合平手。
从这些地方也看出,五虎这种顶尖级高手的体力是无限的。 别的五虎越打越精神他呼延灼打两下就累,怎么就他这么娇贵?
呼延灼要是连这样的体力也没有别去当五虎了。
综上,呼延灼和孙立的鞭战,就看作者的结论。两个人就是平手,没有高下之分。呼延灼没有体损,孙立也没有捡漏。 <hr>4、孙立鞭毙寇镇远 全水浒最精彩的单挑就是这场了。这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最上面孙立的那些功夫在这场单挑里展现的非常完美。
有些人觉得两人是菜鸡互啄。请问什么样的菜鸡能打出这么精彩的单挑?什么样的菜鸡会这么多技能?要是这全书排名第一的单挑是菜鸡互啄,那全书的单挑都是菜鸡互啄了。 这场单挑讨论最多的是寇镇远什么水平。 书中他和琼妖纳延是一起出场的。可以说一出场就绑定在一起。不管是否愿意相信,作者让他俩一出场就是组合,那寇镇远和琼妖纳延并列是在所难免的。 像书中吕方郭盛、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等一出场就是搭档的,实力都是差不多的。
那么同理,寇镇远既然能和和琼妖纳延并列出场,那实力差不多也是不能否认的。就算有差距,实力差距也不会悬殊很大的。
而且寇镇远是军官是行伍出身。实力不可能弱。而且通过寇镇远接箭: 那寇将军听的弓弦响,把身一倒,那枝箭却好射到,顺手只一绰,绰了那枝箭。孙立见了,暗暗地喝采。 就感觉寇镇远实力不会低。这接箭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他不是用眼看的,他是用耳朵听的。而且是盲抓。难怪孙立会喝彩。 试问一般的高手做的到吗?能耐弱的做得到吗? 有些人觉得空手接箭没什么。箭就和现在的子弹一样。现实生活中有人能空手抓射来的子弹,你会说这个人很菜鸡吗?
寇镇远盲抓飞来的弓箭,被人说很菜鸡。那说他菜鸡的可以去盲抓一下弓箭试试。自己抓不住说抓住的人菜鸡,那岂不是变相的说自己连菜鸡都不如吗?
那孙立的金枪神出鬼没,寇先锋见了,先自八分胆丧。斗不过二十余合,寇先锋勒回马便走,不敢回阵,恐怕撞动了阵脚,绕阵东北而走。 寇镇远和孙立打了二十回合就撤了。是不是说明寇镇远只能和孙立打二十回合?不是的。 是因为寇镇远看到孙立的金枪神出鬼没,先自八分胆丧。说明心态打崩了,所以才打了二十回合慌忙撤了。 寇镇远心态崩了,才让人们看起来只能和孙立打二十回合。要是寇镇远心态没崩,可不止能和孙立打二十回合啊。 所以,寇镇远实力真的不低,他也真的被低估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者形容孙立的金枪神出鬼没 。这说明枪法高啊。整部书,被说到枪法 神出鬼没 的也没几个人。
前面作者说孙立鞭法能和呼延灼完完全全平手。这里又说孙立枪法神出鬼没 。 作者笔下的孙立是什么样水平应该很明显了吧。 <hr>5、孙立四人合战王寅 有一场战斗让人很迷惑。方腊尚书王寅一个人力抗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人。
就因为这个有人说孙立武功不怎么样。 这事不能这么看。要知道这是团战不是单挑,不能用单挑的思路去分析团战。所以用单挑的眼光去审视团战的孙立不行是不对的。
王寅虽然一对四。但是里面最厉害也就孙立了。黄信、邹渊、邹润三人加起来也不会有一个孙立厉害。 说白了虽然一对四,但可能更多战力都是孙立出的。 而且王尚书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枪法也是神出鬼没,而且力敌万夫。这枪法看形容就相当高。 有一匹宝马叫做转山飞,一匹宝马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是有很大的加成作用的。 同时这是团战不是单挑,势必会有人划水。也就是说这种情况1 1≠2。他们四个又不是组合,又没有专门训练什么团战打法,就是混战。混战能发挥全力不?混战有章法可言不?
而且王寅这个时候肯定是拼命了,拼命状态和别人常态去打,再加上对面就只有孙立一个能打的。王寅能一对四也说得过去。 王寅的一对四不及卢俊义的一对四,而且王寅肯定不如卢俊义。 通过书中直观描述,王寅武功高于孙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高多少不清楚,毕竟孙立的枪法也是神出鬼没也不是吃素的。
只是作者偏偏要团战,就是不单挑。最后加上林冲,王寅被戳死。
这是团战,不是单挑,变数很多,不好评价。但是王寅比孙立强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单打独斗想轻松打败孙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hr>6、病尉迟孙立有八骠骑和五虎水平吗 由于孙立战绩太多,就不全部讲了,以后会单独开几篇来讲。 这最后一个话题就来探讨孙立有骠骑有虎级吗? 有人说,既然作者说了他是小彪,那他就一定达不到八骠骑。职位确实是作者写的,但是职位并不代表能力。
能进五虎八骠的硬性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是天罡。 但是孙立是地煞,座次也不是按照武功排的。所以,孙立在小彪将并不是因为武功的原因,而是座次不达标。 那作者写的职务表就百分之百正确吗? 小彪将里的小霸王周通。水平超级烂竟然是小彪。他的水平是完全达不到小彪水准的。但是他就是小彪。
再比如,十七步军将校里,穆春、施恩、石勇等人,水平差的要死,当个步军头领完全不合格,但最后就是步军头领 。 管厨房的曹正,管盖房子的李云 哪个不比他们强啊?结果他们是步军将校。 按照上面的例子,职务确实是作者排的,但不是百分之百的职务和能力匹配,并不是完全的德能配位。 所以,孙立小彪将也并不是完全把他的能力定死的。
前面说了,孙立的综合能力,五虎都够了。要是抛开综合能力只看纯武力够不够呢?
八骠骑,孙立完全可以取代穆弘。武将自然是要比战绩的。穆弘一个恶霸本来就差行伍出身的孙立很多,战绩更没得比。所以,孙立取代他完全可以。 能取代一个穆弘,孙立自然能有八骠骑水准了。 同时孙立枪法神出鬼没 ,能和呼延灼硬刚的鞭法。真感觉作者是想把孙立往五虎级别上面靠。
其实有个地方,作者说了孙立可以有五虎实力。 孙立的师兄铁棒栾廷玉,作者白纸黑字说他有万夫不当之勇 。在前71回,也就是施耐庵笔下万夫不当之勇 的设定就是五虎级别。那栾廷玉就是五虎实力。即使栾廷玉没让人感觉有五虎实力,但是作者设定就是这样的,再不服也没用。
而孙立和栾廷玉知根知底。那么孙立就可以和栾廷玉划等号。 既然说栾廷玉=孙立,栾廷玉又有“万夫不当之勇”。那可以等价于孙立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以说他有五虎。
就像梁山五虎将。 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 四人都有 万夫不当之勇 。唯独 林冲 没有,那能说林冲没有五虎水平吗?只要他能和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人完全等价,他就有五虎实力。
所以,孙立也一样。
综上,孙立有八骠骑实力。从字里行间作者的描述来看,孙立可以有五虎实力。 有人可能不相信,但是作者可从来没说过地煞就不能有五虎实力的。 <hr>综上,神出鬼没的枪法能和呼延灼硬刚的钢鞭。我们的病尉迟孙立孙提辖,标准的八骠骑水准。说他有五虎水准也可以,作者至少没有否认。 <hr>最后,孙立的结局相当好。经历许多大战,毫发无损的回来了。仍然回到了登州,相当于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不仅如此,自己的派系登州派,8个人活了5个。是梁山幸存人数最多的派系。 不得不说,作者不讨厌孙立。让他进地煞是赋予他使命的。最后不仅很好的补偿了他,还连带着他的派系一起优待了。
<hr>由于篇幅所限,先讨论这么多。下面会对孙立的主要战绩做详细的分析。 <hr>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