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来源:

       阅读:457

       发布时间:2021-07-07 16:10:23

       评论:0

    [摘要] 李晓博,女,1982年9月出生,吉林四平人。2008年6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生态学专业,师从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现任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她已取得授权专利46项,发表论文12篇;先后主持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项目等省市级课题20余项。 “谈不上专家,我就是一个‘菇农’”。这是李

    李晓博,女,1982年9月出生,吉林四平人

    2008年6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生态学专业,师从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现任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她已取得授权专利46项,发表论文12篇;先后主持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项目等省市级课题20余项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谈不上专家,我就是一个‘菇农’

    这是李晓博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8年,她从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

    ,走到食用菌创新创业的第一线

    作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她通过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把小蘑菇

    做成大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育种,是一条清苦而又漫长的路

    李晓博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凭着对食用菌事业的一腔热爱,近年来,李晓博先后引育了来福蘑、榆黄蘑、玉木耳等十几个珍优食用菌品种,特别是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的引进和推广,见效快、收益高,而且营养丰富、口感清新脆嫩,受到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除了致力于珍稀食用菌新品种的开发与选育工作,如何高效的对菌渣进行综合利用,也成为了李晓博的重点研究课题

    目前,50%以上的食用菌菌渣都用来做有机肥,附加值并没有完全被开发,李晓博团队基于这个问题,尝试利用菌渣来做饲料,实现二次种菇,甚至用菌渣来做无土栽培的营养基质,进一步提高附加值

    2019年,珍稀食用菌精准化生产及菌渣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成果获全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经过多年探索,李晓博创新构建了集研发机构 产业研究院 龙头企业 农科驿站 合作社 农户

    六位一体的示范推广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六金一利农户盈利模式,建立园镇一体园村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农科驿站示范推广载体和六金一利农户盈利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以产业聚人才,以项目用人才

    按照以产业聚人才,以项目用人才

    的思路,李晓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课题项目小组的方式灵活组织、使用人才,对项目完成好的科技人才实行高薪奖励,对完成不好的实行末位淘汰,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目前,她已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人,本科以上研发技术人才23人,这些专业人才全部奋战在济宁市食用菌产业的研发、技术、推广一线,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促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更好的集聚高精尖人才,李晓博广纳贤才名士,2016年以来,在她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吉林农业大学王琦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李长田教授、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万鲁长研究员等多位食用菌领域的专家学者先后来到邹城任职

    此外,她还通过科技攻关、项目研发等多种模式引进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黄晨阳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谢宝贵教授等10余人,极大推动了邹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李晓博联合3家国内知名食用菌院所和济宁市2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山东省首家食用菌研究机构——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名誉院长,研究院打造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人才集聚新平台,有效破解了企业引才难、缺少创新源等问题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邹城是我的创业乐土

    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谈及这些年来在邹城创新创业的心得体会

    重人才,效率高

    这是李晓博对邹城招才引智最直观的感受

    刚来到邹城创业时,邹城市委、市政府就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三年免费的企业用地,还帮我争取到了一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并给予了一定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快速进行生产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让李晓博感受到创业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疫情期间,货发不出去,原材料进不来,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大难题

    济宁市、邹城市相关政府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为恒发生物开通了绿色通道,这才保障了产品的正常运输

    除此之外,当时恒发生物还有一套设备急需更新换代,企业面临一定的资金缺口

    多亏了济宁市政府的“人才贷

    政策为我们提供了54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可以及时使用这笔资金提升了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让企业的效益获得了显著提升”。提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李晓博难掩感激之情

    谈起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李晓博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目前,食用菌精深加工领域仍为我国食用菌发展的短板,希望未来几年之内,企业可以投产一个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这不但可以补齐短板,还能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人才济宁)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

    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邹城食用菌产业的领路人,李晓博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原文链接:齐鲁壹点|关注整站优化网 学习更多seo相关方法...

    关键词: 邹城 食用菌 产业 农业大学 路人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