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来源:鱼台文艺   作者:鱼台文艺

       阅读:386

       发布时间:2019-06-09 09:16:17

       评论:0

    [摘要] 文/刘东华 单纯就砂锅来说,算是一种传统的炊具。发明使用的时间比较早,几千年的历史应该有了。我去过西安半坡博物馆,这里是陶器时代的生活遗址,各种生活里的陶器,其中就有陶制的砂锅。 所以,砂锅在西安这一带使用的还非常广泛。现在用作砂锅的,是一种夹砂陶,这种砂锅手感比较粗糙,好处是吸热快,散热慢,适合生活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文/刘东华

            单纯就砂锅来说,算是一种传统的炊具。发明使用的时间比较早,几千年的历史应该有了。我去过西安半坡博物馆,这里是陶器时代的生活遗址,各种生活里的陶器,其中就有陶制的砂锅

            所以,砂锅在西安这一带使用的还非常广泛。现在用作砂锅的,是一种夹砂陶,这种砂锅手感比较粗糙,好处是吸热快,散热慢,适合生活中使用

            不知道西安算不算是砂锅的发祥地,据说鱼台的砂锅是从西安传过来的,我觉得应该没有异议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鱼台的砂锅,把砂锅的美味与亲民发挥到了极致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大概有30年左右的时间,鱼台的第一家砂锅摊悄悄落地,很快成为受人欢迎的平民美食。然后是砂锅摊以夜市休闲、大众聚餐的方式,开创了鱼台宵夜文化的繁荣与经久不衰

            群众的欢迎,加上政府的引导,鱼台砂锅摊虽然几次迁移地址,但至今30年从未散场,鱼台砂锅摊,成为这些年很多人青春的喧闹与记忆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90年代初,鱼台的砂锅摊就在鱼台县城最热闹的鱼新二路中段,一到夜色降临,宽敞的街道即被砂锅摊占领,只在一侧留出狭窄的通道,可容自行车和行人通过,机动车辆很难进入

            那些年,鱼台的夜市,比白天繁华

            以砂锅摊领衔,满大街烟火旺盛,烧烤、煎炸,空气里都是各种食物混杂的香味,这里以年轻人为主,不乏一些读书的学生们

            那时候,砂锅摊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当时在工厂上班,青年工友们,收入都不高,又喜欢热闹,比较馋的年龄。砂锅摊二者兼顾,以物美价廉吸引这个人群。每到发了工资、奖金,大家想尽办法,集资去吃一顿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那时候砂锅5块钱一个,要几个不同口味的砂锅,加上几盘毛豆、花生、田螺、小龙虾,喝生啤、扎啤,酒量大的人,也喝从我们厂的生产车间里带出来的60多度的原酒,花上几十块钱,可以说是酒足饭饱,价格亲民,以喝到醉醺醺走路摇摆,然后沿着空旷的街道唱着闹着,有种江湖儿女,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的感觉

            砂锅摊四季皆宜。冬天的时候,用篷布遮挡好,外面寒风刺骨或者雪花飞舞,正是吃砂锅的好时候,冒着热气的砂锅,让现场很有小资情调,记得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果冬天里,约上三五朋友,砂锅摊上小坐,酒至微醺,也是不亦快哉

            最适合的还是夏夜,砂锅摊是应该光着膀子喝啤酒的地方,这是标配。正规的宴会,如果光着膀子,有失文雅。换个地方,在砂锅摊上,如果你再穿着整齐,显然不合群。所以,县城里一些有身份的人,不大喜欢在这里抛头露面的,因为丢不起这个份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前些年,去外地出差,经常回来的时候会在深夜时分。有时候饿着肚子赶路,目的地回到鱼台去砂锅摊上宵夜

            鱼台的砂锅摊,这些年都是彻夜营业的,直到凌晨才肯收摊回家休息

            很多砂锅摊都是夫妻经营,两个人,无论春夏秋冬,守着炉火,等着下了夜班,或者晚归的人。这样的等待,一半是生计,一般是关照

            有时候,去吃一次砂锅摊,就是一种深藏于市井的生活情愫

    鱼台“砂锅摊”,谁的青春不散场?


            来源:我的县城笔记

    关键词: 砂锅 鱼台 西安 陶器 时间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