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来源:

       阅读:421

       发布时间:2017-07-14 17:51:01

       评论:0

    [摘要] 大众网济宁7月14日讯 (记者 史欣欣 通讯员 王晓萌)漂汤鱼丸是山东济宁汉族传统名菜,在微山湖特产美食中,这道菜也早已成为了一张家喻户晓的“名片”。因其老少咸宜、味美可口,自然成为微山湖岛上百姓家中款待宾客的主打招牌菜。据了解,漂汤鱼丸始创于清代,为岛上宗氏名厨所创,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宗西振是

    大众网济宁7月14日讯 (记者 史欣欣 通讯员 王晓萌)漂汤鱼丸是山东济宁汉族传统名菜,在微山湖特产美食中,这道菜也早已成为了一张家喻户晓的名片。因其老少咸宜、味美可口,自然成为微山湖岛上百姓家中款待宾客的主打招牌菜

    据了解,漂汤鱼丸始创于清代,为岛上宗氏名厨所创,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目前,宗西振是该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漂汤鱼丸的做法耗时费力,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光是单纯的将鱼肉剁成鱼茸就需要至少三个小时,年轻的时候练基本功真是累啊

    宗西振说。

    宗西振的祖父宗传本在微山湖烹饪届就小有名气,尤其擅长漂汤鱼丸的制作

    宗西振自幼受父辈熏陶爱好饮食文化,在父亲的培养下,逐步掌握了漂汤鱼丸的制作工序

    还在逐步的学习、实践中加以完善,对鱼丸的色、形、味等方面有了较大创新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宗师傅将鲜鱼洗净去鳞

    做这种鱼丸首先选用新鲜个大的白鱼或鲢鱼,以白鱼最佳,再去皮剔骨,取精鱼肉,剁成细馅

    宗师傅一边说一边从自家鱼池里捞出来一条活蹦乱跳的鲜鱼。

    只见他迅速将鱼洗净去鳞,再把鱼肚剖开将鱼鳔等内脏去掉

    随后一手按住鱼身,一手拿刀贴住鱼的脊椎骨将肉均匀的切下

    然后再将鱼皮去掉,一条三斤左右的鱼,去皮去骨只剩下大约一斤的净肉

    宗师傅说。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将去皮剔刺后的鱼净肉切为肉条

    经过这些工序,再将鱼肉切条切丁以方便剁成鱼茸

    就这个剁鱼肉的过程,至少也得三个小时,那还是得用两把刀

    剁的过程中需要加一些水、盐、胡椒粉用来调味

    宗师傅边剁边说,他也收过徒弟,但是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嫌累嫌苦又嫌枯燥

    是有电磨石能将鱼肉磨成鱼茸,但终究是没有人工做的好吃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鱼肉反复剁了三小时后成为鱼茸,留以备用

    馅剁好后盛入瓷盆内,再用数根竹筷按一个方向长时间搅拌,形成鱼糊状

    宗师傅手握鱼糊从虎口处挤出,用羹匙舀入盛清水的盆中,随用随取,鱼丸大小全在手与羹匙的掌握之中

    开火之后,汤开加入鱼丸,小火烧开,再佐以适量香菜、嫩蒜苗、姜末、精盐、胡椒粉、香油,盛出食用

    宗师傅告诉记者,做这道菜的时候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汤开不能太久,火大了丸子会煮老了

    ,口感不好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宗师傅手握鱼糊从虎口处挤出,用羹匙舀入盛清水的盆中

    镜头记录非遗——微山岛上传承百年的宗家漂汤鱼丸


    出锅后的鱼丸大小如白果,颗颗漂浮在汤面上

    漂汤鱼丸煮好后,大小如白果,一汤在桌,可谓是满厅清香

    更让人称奇的是,外地的鱼丸多沉入汤内,有的还带刺,而宗师傅做的这道菜真如其名漂汤鱼丸

    ,乳白色的鱼丸全在汤中漂浮着。吃起来更是细嫩松软,入口即化,毫无刺感,味道鲜美无比,可称得上色、香、味、形俱佳

    其特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鲜、嫩、软、漂,令人食之不忘

    微山人把漂汤鱼丸儿视为肴中上品

    大大小小宴席都不能少漂汤鱼丸儿,也因此有了无不成席之说

    原文链接:大众网济宁|关注整站优化网 学习更多SEO相关方法...

    关键词: 鱼丸 岛上 微山 微山湖 汉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