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存款利率下降后,还有没有存款定期化?

来源:网络   作者:声远热闻

   阅读:1316

   发布时间:2025-06-13 10:36:37

   评论:0

[摘要] 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约为89万亿元,我国存款利率已经进入历史低点!存款利率下降后,还有没有存款定期化?我们认为,存款利率下滑不一定会缓解存款定期化,居民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后不一定会规模性流向非银。因为无论是存款增速上升、还是存款定期化,都是宏观经济的结果,与存款利率可能互为因果,还受到比价效应、风险偏好等诸多影响。首先直观观察,历史上存款利率下降的过程中,存


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2025年全国定期存款到期规模约为89万亿元,我国存款利率已经进入历史低点!

存款利率下降后,还有没有存款定期化?

我们认为,存款利率下滑不一定会缓解存款定期化,居民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后不一定会规模性流向非银。因为无论是存款增速上升、还是存款定期化,都是宏观经济的结果,与存款利率可能互为因果,还受到比价效应、风险偏好等诸多影响。

首先直观观察,历史上存款利率下降的过程中,存款定期化的现象没有显著缓解。

其次从逻辑层面,就需要详细拆解定期存款增长的原因。定期存款增长背后,离不开存款基数的增长,而存款基数变化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宽货币和宽信用阶段性提升。存款是贷款的派生,如果宽货币力度和宽信用效果有所增强,存款增速也将有所上升。

二是基本面偏弱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居民风险偏好下降。经济降速换挡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收缩效应,导致居民的消费和投资决策更加谨慎,同时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导致居民整体风险偏好下降,更多地转向存款。

三是其他资产投资收益不佳。股市、楼市近年持续调整,对存款的吸收有限,而债市虽然走出牛市,但波动性仍然较强,如2022年底债市波动加大、出现大规模赎回潮,其他资产在收益或稳定性方面不及存款,居民财富大规模投向存款。

此外还包括央行上缴利润等因素。央行上缴利润会直接形成商业银行的扩表,助推2022年存款增速显著超过社融增速。

但需要注意的是,存款增速下降过程中,定期化现象继续凸显,这就体现为存款内部结构的转移。2023年以来存款规模增速出现回落,但同时定期存款占比继续上升。

为什么存款内部结构调整如此显著?

关键词: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