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逆袭985研究生,依然摆脱不了学历歧视 永远在末流的赶路人

来源:网络   作者:声远热闻

   阅读:592

   发布时间:2025-02-25 19:44:06

   评论:0

[摘要] 专科出身的尚斌第一次与外国人对话是在去年大年初一的一次视频面试中,他紧张得语无伦次。聊了半个多小时后,对方似乎听懂了,但过程很艰难。这场面试是为了争取去美国读博的机会。几天后,他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笔记,发现那位面试他的老师已经发出了offer。尚斌意识到自己错失了机会,如果口语再好一些,或许结果会不同。他的托福成绩主要靠阅读和写作支撑,而口语和听力一直是弱项。尚斌在那篇笔记下询问对方是否也参加了面


专科出身的尚斌第一次与外国人对话是在去年大年初一的一次视频面试中,他紧张得语无伦次。聊了半个多小时后,对方似乎听懂了,但过程很艰难。这场面试是为了争取去美国读博的机会。几天后,他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笔记,发现那位面试他的老师已经发出了offer。尚斌意识到自己错失了机会,如果口语再好一些,或许结果会不同。他的托福成绩主要靠阅读和写作支撑,而口语和听力一直是弱项。

尚斌在那篇笔记下询问对方是否也参加了面试,得到的回答是没有。这位女生本科就读于加州伯克利,申请的学校排在其名单末尾,她还分享了一张与纽约市长的合影。相比之下,尚斌的升学路径是:专科、二本、北京某985研究生。他曾专攻播音主持,但找工作时感到不甘心,于是决定考专升本,选择了广告学。毕业后考研,转向社会学方向。现在他爱上了做学术,希望继续深造。

尚斌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在高考中表现不佳,进入二本或三本院校后,通过努力考上较好的研究生学校,并对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例如,张若冰曾在全球顶尖数学期刊发表论文,易君健从技校起步,最终成为北大经济学教授。

关键词: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在线投稿